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反租倒包:永康镇的点石成金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329
颗粒名称:
反租倒包:永康镇的点石成金术
分类号:
F307.1
摘要:
中卫城区永康镇人均耕地仅0.7亩。面对人多地少的实际,永康镇的干部群众创造性地运用“反租倒包”的耕种方式,使1亩地点石成金般地“变”成了 10亩乃至20亩地, 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内容
中卫城区永康镇人均耕地仅0.7亩。面对人多地少的实际,永康镇的干部群众创造性地运用“反租倒包”的耕种方式,使1亩地点石成金般地“变”成了 10亩乃至20亩地, 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反租倒包’就是村上把农户的土地以每亩400元的租金租回来,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成规模连片的髙标准温棚,再以每亩同样的租金反租给农户。”永康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刘月敏这样解释“反租倒包”的具体内涵。
王生银是永康镇杨滩村人,一家4 口。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认识到单凭几亩地根本无法过上好日子。2001年他借助镇党委、政府建立杨滩设施农业园区的机会和镇村“反租倒包”的好政策,开始了蔬菜种植, 当年不但收回了成本,还有了贏余。“别采访了,让别人说我又在这里吹呢! ”见到记者采访,依靠“反租倒包”政策富起来的王生银有些不愿意。几年前有人采访过他,村里其他人看到关于他的报道,说他一栋温棚年纯收入1万元不可能。“合作社的培训班我每次都参加,我按照专家的意思从来不上生鸡粪……我在这个温棚上下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王生银憨厚的脸上满是无奈。2003年他又租了一栋温棚,扩大了种植规模。“赶上好时节, 一栋棚一茬就能卖七八千块钱呢。”王生银对今后的温棚种植充满了信心。
据杨滩村村委会主任杨明介绍,大棚一年生产两茬,棚均蔬菜产量1万多公斤,棚均收入1.3万元,最高可达15万元。“以前农户种植水稻,每亩产量按600公斤算,纯收入最多也只是400元左右,这与现在的温棚蔬菜根本就没法比。”杨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了解,杨滩设施农业园区主要以杨滩村的种植户为主,涉及周边上滩、北滩、南滩共4个村。到2004年底,经过村上统_规划, 已建成高标准二代日光温棚698亩,并全部投入生产,入园生产农户达到285户,蔬菜日购销量达4.5万至5万公斤。 截至2004年底,永康镇累计建成日光温棚1575亩,今年该镇又租赁建棚地760亩, 目前已筑墙420亩,并落实到户110亩,预计8月底前将全部建成投产。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