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不该时紧时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242
颗粒名称: 执法不该时紧时松
分类号: D631.5
摘要: 近日,笔者在某县城看到这样一番情景:下午4时30分左右,某条街口突然出现了许多交警,看见未挂牌照或没有驾驶证的摩托车就一拥而上,强行拔掉车钥匙往交警队大院或推或抬,约有三、四十分钟的时间, 他们堵截了 10辆摩托车后,就全部“撤兵回营”了。
关键词: 公安工作 交通管理

内容

近日,笔者在某县城看到这样一番情景:下午4时30分左右,某条街口突然出现了许多交警,看见未挂牌照或没有驾驶证的摩托车就一拥而上,强行拔掉车钥匙往交警队大院或推或抬,约有三、四十分钟的时间, 他们堵截了 10辆摩托车后,就全部“撤兵回营”了。据交警们自己讲,他们刚开完会,会上确定今天查车的任务是10辆。 让我们先听听被堵车主的话:“真倒霉,别人的车都骑旧了也没挂牌照办驾证, 今天交警只堵了三、四十分钟,却让我撞上了……。”从中可以看出,交警并没有长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更没有严格执法,而是有任务或上级追查时才匆匆上街念念“紧箍咒”。 且不说上述交警执法的态度文明与否, 单是那种平时“放车自流”,待有任务或有情况时就“电闪雷鸣”般行动起来,完成任务后又“打道回府”的工作方式着实不合民意。事实上,正是这种“有事紧一紧, 没事松一松”的“间歇性”执法行为才给违章用车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形成“车辆管理状况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 现实生活中,这种工作方式在其他执法部门中也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只有做到常抓不懈,才能净化执法环境,使公民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那种时紧时松的工作方式实不可取。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彩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