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 新思路 新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052
颗粒名称: 新机遇 新思路 新财政
其他题名: 中卫市财政局工作巡礼
分类号: F810.2
摘要: 古人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2004年,中卫市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设立地级市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不断拓宽理财思路,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在培植壮大财源、强化收入征管、调整支出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财政监督、 坚持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 中卫市 财政局

内容

古人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2004年,中卫市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设立地级市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不断拓宽理财思路,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在培植壮大财源、强化收入征管、调整支出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财政监督、 坚持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财政预算执行在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广大财税干部的积极努力,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2932万元,为预算的127.56%,可比增长24.28%。全市地方财政总支出完成103810万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6.01%,可比增长21.13%。 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661万元,为预算的124.41%,同比增长26.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750万元,为预算的116.34%,同比增长26.67%;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911万元,为预算的141.04%。 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支出完成46670万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4.52%,同比增长33.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665万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3.76%,同比增长38.67%;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005万元,为年度变动预算的99.11%。 大力培植财源生财有道财源乃财政之本,没有强大的财政实力做支撑,财政职能的发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整个财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特色化四大重点工作,大打财源建设攻坚战,通过实施财政贴息、奖励等扶持性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了工业支柱财源、农业基础财源、私营经济后续财源、旅游效益财源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型财源体系,使财源建设孕育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稳定的来源之一。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精神,我们把支持和解决“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中卫市确立的农业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筹措资金830万元,加大了对城区东园镇、镇罗镇蔬菜基地,香山西甜瓜基地和宣和镇百万只鸡养殖示范园区以及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投入,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做大做强。并通过“一卡通”的办法,安排资金716万元,为城区农户发放了粮食•、化肥、休耕、重点园区干部担保贷款贴息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贴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按照市委、市政府“兴工强市”战略要求,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筹措资金600万元,配套完善了美利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入园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按照城市发展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要求,筹资12118万元完成了中央大道、迎宾大道、应理南路、卫谢南路、滨河路等城区骨干道路的征地拆迁和路基铺筑;为改善老城区脏、乱、差面貌,积极筹措资金600万元对老城区慢车道、人行道进行改造;利用国债资金500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城区中心集中供热等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为提升城市品位、拉开城市框架创造了条件。围绕旅游规划先行,投入资金60万元,支持完成了全市旅游总体规划, 并安排资金100万元,加大了以沙坡头为主的旅游景点宣传工作,提高了我市旅游景点知名度,提升了第三产业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做大财政蛋糕聚财有方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雄厚的财政实力,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提高的根本,而且对保证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支出,确保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市财政、税务以及其他承担财政收入组织任务的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同心抓收入”和“抓早、抓紧、抓实”的思想,层层落实收入任务。在我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的带动和严格征管工作的促进下,由国、 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89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1.20%,实现超收896万元;列收列支的行政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完成149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1.32%,实现超收357万元。在农业税收入因税率下调而减收158万元的情况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1650万元,最终超额完成了市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收入预算任务。另外全市市本级还累计争取项目到账资金20636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确保了市委、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的资金需要。
  优化支出结构用财有招市本级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快速、稳步增长,但有限的财政收入毕竟赶不上飞速发展的各项事业的需要,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对此市财政按照“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摆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确保了全市社会稳定和重点建设的需要。一是把保工资放在首位的同时,筹措资金560万元及时兑现了自治区出台的地区生活补贴、月度奖金等增资政策,筹措资金30万元,兑现了移动通讯费政策。二是确保政权建设的支出需要。共筹措资金840万元,保证了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成功召开和成立地级市“庆典”活动的圆满举办。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了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筹措资金200万元,购买400个公益性岗位,共安排城区、中宁和海原400名下岗职工就业,缓解了“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共安排“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所需资金600万元,保证了城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费的按时发放,做到了应保尽保。安排资金300万元,为广信化工、蔬菜脱水厂发放职工安置费并代缴职工保险费;安排资金200万元,解决了煤矿、铁厂等五家国有破产企业507名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排救灾资金200万元,解决了城区受灾群众及农村低保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四是确保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520万元,支持城乡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补配和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280万元,解决了市疾病控制中心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加强我市卫生防疫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筹措资金200万元支持完成了市电视台采播设备的更新和配备,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深化财政改革监管有力财政改革是财政工作的主旋律。市财政局在认真总结部门预算编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对预算外资金和非税收入实行综合预算,完善定额标准,强化了预算管理。在市直五个部门16个单位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试点改革,为全面推行创造了积极条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釆购项目统一进行政府采购,规范采购行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全年采购规模达到756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7%,资金节约率为9.22%。进一步规范政府外债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了运作程序,全年共争取外债项目2个,落实资金223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教育、 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对救灾资金、低保资金、优抚资金、国债资金和项目资金等进行了专项检査,有效遏止了挤占、 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确保了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大了对国有破产企业资产和职工安置工作的管理力度,规范了资产管理, 有效防止和杜绝了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狠抓队伍建设素质有升一年来,财政局注重结合财政特点,把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在深化内容、革新方式上下功夫,出成效。 一是注重思想教育。根据财政部门的工作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早动手、早修订、早完善”原则,对局机关71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按照岗位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和思想教育工作任务分解细化成若干项,年初一次性下达到主管领导、科(室)、中心、公司和各个岗位,并明确承办完成的时间和要求,做到了目标清楚、职责分时、互为保证。二是注重业务培训。一方面坚持“二、 五”学习雷打不动,组织全体干部广泛深入地学习了中央、 区、市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局与宁夏大学联办财会大专班、财政专业研究生班,从不同渠道拓展专业培训的触角。同时,重视财会人员短期业务培训与岗位自学相结合,鼓励干部职工岗位自学,参加学历再教育,有效地改善了财会、财政干部的知识结构。全局90%的干部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70%以上获得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财政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显著提髙。三是注重干部培养。在深入考察干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把关、抓开端”的干部培养原则。分老、中、青三个层次,因人施“教”,尤其重点抓青年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在岗位分配上,充分发挥每一个干部职工的特长,大胆将业务精湛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截至目前,全局46名干部中,党员占到了76%,且大部分青年干部正成为推动财政经济工作的排头兵。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局干部职工奋发进取、团结务实、埋头苦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可喜成绩。财政工作走上了“发展经济一财政增收-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宗才文/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宗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