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祝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043
颗粒名称: 回忆与祝福
分类号: I207.67
摘要: 作为一个从西海固过来的人,要说起《固原日报》,不用多想,也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许多来。还在固原师专上学时,我就开始给《固原日报》投稿,当时还叫《固原报》,记得每天午休时分,我总要身不由己地去车站一趟,车站的玻璃柜里就有《固原报》的。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内容

作为一个从西海固过来的人,要说起《固原日报》,不用多想,也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许多来。
  还在固原师专上学时,我就开始给《固原日报》投稿,当时还叫《固原报》,记得每天午休时分,我总要身不由己地去车站一趟,车站的玻璃柜里就有《固原报》的。 但售报人好像总是不在,大概是回去吃午饭了。我就站在玻璃柜处,紧张地看到柜里去,看自己的文章出来没有。多时却看不到的,因为展露在上面的多是一版,而副刊在四版的。看不到副刊的那份焦灼, 如今还可忆及,真好像猫看到一块肉却无法逮到手里一样。我有时竟痴想着那报纸自行翻开来,让我看看。
  后来好了,学校开始给每个宿舍订报纸,两份,一份是《中国青年报》,青年人读青年报,自属当然,另一份就是《固原报》。然而说真的,当时我们还是更喜欢读《固原报》, 一张报纸在七八个人手里传阅着,好像上面全是自家的事情,好像大家争着在读自己的家书。记得有一则短文,正是关于我们学校通向正街的那条巷子的,那巷子窄狭不说, 还凸凹不平,逢雨雪天,更是泥泞难行,文章呼吁把我们这条巷子给修整修整。不知是否与这篇文章有关,但巷子后来是修整了。
  参加工作后,乡下中学资金紧张,报刊所订无多,记得我们学校杂志订了一份,是《宁夏教育》,报纸订了三四份”其中一份就是《固原报》,另外老师们自费也订了若干报刊的,汇总一处,也还是有些可观的,但一摞报刊里,大家乐于先一睹为快的,不是那些大报大刊,说来还是《固原报》。有时候一个人举了报纸,拿腔拿调地用西海固方言念着,旁边围了几个人很感兴趣地听。 当时也习以为常,不做深想,现在忆及,却觉得这里面是耐人寻味的,一家小报,为何大家如此喜欢读?细加推究,肯定是有原因的。《固原报》的真切、质朴、实在,使它恰恰具有了一种无可言喻的亲和力,而且它所言所议,让大家觉得都是关于周遭人,身边事,从而使报纸与读者之间,有了一种泥土与农人一般的关系。时至今日,《固原报》的一些栏目,如“萧关哨”、“口弦”等等,依然让人熟稔在心,历久难忘。相信对它们有美好记忆的,绝不止于我一人吧。 不知为什么,说到《固原报》,我总会油然地想起何富成的那些大脚板的漫画和伏兆娥所剪的一幅幅关于西海固生活的窗花来,这种匪夷所思的联想里也许正有着深固的理由的,那就是,无论办报纸还是杂志,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确立并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家面目,要源源不绝地递传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信息。
  我觉得《固原日报》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成功了。 从这个角度讲,那么这篇回忆《固原日报》的短文,也可以看作对新创刊的《中卫日报》的祝愿与希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石舒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