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便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唯一号: 310430020230000041
人物姓名: 梁便良
文件路径: 3104/01/object/PDF/310412020230000001/19890809
起始页: 00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传略

《报告文学选刊》第3期刊出刘丹文事:《大寨:在历史的坐标上》,全文2万字。这里摘录的是有关大寨人对某些新闻工作者的评价,值得深思。 大寨人梁便良60岁,以“铁肩膀”之称闻名全国,学大寨时,他是大寨支部委员,分工管接待记者。那时上面专门成立了一个报道组,一面负责报道大寨情况,一面为大寨外出“传经送宝”的人起草各种讲稿。记者与报道组打交道,也常常缠着梁便良。一提起记者,梁说:“过去捧大寨的是他们,后来批‘极左’损大寨的也是他们。”所以他认为“有些记者太缺德”。梁便良接着明扯开一桩桩事例。 那年头,毛主席常常发表最新指示,指示发表前,记者便奉命赶来,要大寨人谈感想,谈体会,梁便良倔,说等听了广播再说。听过广播,大寨人在记者启发下谈了体会。广播里报纸上立即传开了大寨人的话。但大寨人对此都感到陌生,感到吃惊。那年头,中国大地每发生一次政治事件,都要大寨人表态。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记者撰文说:大寨人在虎头山上与江青作过面对面的斗争,梁说,这是“瞎说,那个时候谁敢和江青斗?” 1977年,庄稼还没成熟,记者让梁便良估产。梁说不好估,谁知没多久报上就登出消息:大寨今年可向国家出售余粮40万斤。大寨人看了傻了眼,粮食上场一秤,根本不够这个数。为了避免让人说三道四,不得不硬着头皮从仓库里挖出储备粮来。 拨乱反正批判”极左”路线时,一家大报记者写出报道:大寨每卖一斤粮食都由国家倒贴0.226元,大寨的年轻人见了骂记者不是人。年老的哭着说:“辛辛苦苦流了大半辈子血汗,到头来成了地主老财、剥削全国人民了。”陈永贵去世前两天还记着这件事,他对梁便良、郭凤莲等人说:“你们一定要闹清楚这是咋回事,不要给子孙后代欠下债!”这究竟是怎回事?原来70年代国家投资50万元,在达寨进行农业机械化试点。试点小组撤走时,大寨人折价买下了有关设备。但记者却用这个50万元的数字去除大寨连年交售的余粮,得出了每斤粮国家倒贴0.226元元的结论。 梁便良说:”过去的事像做了一场梦,又像是谁给咱们开一次大玩笑。”“有人说这都是当典型的过。咱以后再也不当典型了,咱要过实实在在的日子!”他最后还向采访者提出问题:“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咱们过去太蠢?以后怎样才能不蠢?”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