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唯一号: 310430020230000034
人物姓名: 张佐堂
文件路径: 3104/01/object/PDF/310412020230000001/19890712
起始页: 003.pdf

传略

他,经过严格考核,获得了到国外业务进修、从事文化交流的资格。 1986年8月,人们听说他要飞往美国,羡慕、赞叹、嫉妒、遗憾一齐向他涌来。有的以为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该他远走高飞了。谁知一年后,他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干起了他的教育工作。 奇怪吗?一点也不。母亲哺育他长大成人,他没有忘记赤子报孝之情! 可要说不怪?也不尽然。同别人一样,他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希冀的热血青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好不容易地取得了大学文凭,好不容易得到了去美国进修的机会,好不容易地跳出了固原山区这个穷山窝。 俊鸟择良木而棲。功成名就的张佐堂,咋的又回来了呢?他不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所高级中学讲授世界文化课,博得师生的好评吗?他不是曾被美国的《先驱报》;《先锋导报》和《晨报》誉为大洋彼岸的学生及学者吗?难道美国的条件比不上固原,比不上他的张易山乡吗?当然不是。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妨听听他在美国的感受吧! 在宾夕法尼亚休假的一天,他望着房前的枫树和茵茵的草坪发呆。房东米勒先生走上前来拍拍他的肩膀乐呵呵地说:“想家了——佐堂?!” “YiS(是的)。” “我们这里不好吗?”“NO、NO。美利坚、宾夕法尼亚很好。” 诚然,美国很美,也很富有。但同在北纬30几度线上的祖国——我们的固原为何落后了呢!父亲跟米勒先生一样的年纪,且比他们勤苦得多,为何他家成了百万富翁,居住在米黄色的楼房里。会客室、卧室、洗澡间、电冰箱应有尽有,而自己的父亲花了十倍于他们的力量,苦干了一辈又一辈却依然挣扎在黄土高坡上的泥巴小屋里呢!他终于弄明白了。米勒先生夫妇之所以有能力既开着医院、又兼搞农场,是因为人家都是堂堂正正的大学毕业生,运用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劳动。据他在宾夕法尼亚女大学生联谊会上获悉,全州75%以上的家庭妇女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而我们呢,大学生仅占总人口的5—6%:据一位绅士讲,为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美国每人每月出7个美元资助乡学,这是历来不成文的规矩,而我们办学一切都要靠国家……。想到这里,他急了。他曾想提前回来,回到母亲的身边把兴办教育、根治穷困的想法告诉给亲人。他要把异国他乡的办学经验,以及自己掌握的知识奉献给故土姊妹。在美国短暂的一年里,他先后考察了4所大学,36所中学,进行社团讲演33次,所到之处都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有的想出高薪聘用张佐堂长期在那里任教。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想到,与其在国外为家乡的落后扼腕叹息,不如回来扎扎实实干些工作。 他就是怀着这样的热情和愿望,于1987年回到固原的。回来之后,他不仅立即把在国外的想法和见闻告诉给自己的亲人,还利用工余时间组织了十多名英语爱好者成立了自学小组。无论是炎热的酷暑,或是隆冬寒天,每逢节假日和周末,他们一群蹬上自行车汇聚在一起,以英语会话,切磋学业互帮互助。黄峁山的田埂成了他们学习外语的课堂,清水河畔树荫下留下了他们的脚印。1988年高考中,自学小组里有11位青年获得了外语课的好成绩,有7名考入了高等学府。 调到县教育科教研室工作后,他走访了24所中学,拜访过许多教师,并且走到那里,讲到那里。他讲国际上科技的竞争,讲固原山区师资力量的薄弱,讲固原县东山八个乡农村缺少教师的现实,并和同事们议论、设想弥补师资不足的方案。他们提出的从高考落选学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进行集中培训,以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的设想,结合山区特点加强巡迥辅导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建议,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并已列入实施计划。他望着巍巍的六盘山,潺潺的清水河深深舒了一口气。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