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698
颗粒名称: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并列题名:
记海原二小优秀教师李锦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8月14日固原报登载海原二小优秀教师李锦秀的工作事迹。
关键词:
教师
工作
耕耘
内容
李锦秀用纸片制作的各种几何体,成了她得心应手的教具。每到讲数学课里的几何形体知识,她就抱上这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把抽象的几何知识变成直观形象图形。这种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
李老师靠着勤钻研、善思考的头脑和慈母般的心,培养出了好学生。为了孩子,她付出了许多心血。
1968年,李锦秀高中毕业,在当地甘肃会宁当了民办教师。在那里,她甘愿吃苦,教学成绩突出,屡受学校表彰。
1984年,李锦秀调到了宁夏海原二小。新环境里,农村的孩子年龄偏大、智力却高。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对过差的学生,她去家访、去加班补课。学生田海燕因年龄大了,从三年级跳级到五年级,课程跟不上,压力大,准备缀学。李老师知道后,及时家访,并商量着订了个补课计划。一个学年里, 田海燕补上了四年级的全部课程。1990年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学。
数学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免不了要觉得乏味。李老师就想方设法,用直观形象的物体引导学生。她自制了许多“土教具”,并联系学生常见的麦垛、铁桶等实物,使学生借助客观物体,进行抽象思维,使数学教学取得了好成绩。
教书重在育人。李老师兼任德育课,她不讲空泛的大道理,注意搜集校园和班里的一件件小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她还注重以身示教。任教23年来,她想的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他们如何做人。为此,她付出了许多。她老伴患心脏病,从1988年到1990年,连续住院治疗。干家务活、照顾老伴、教书育人三个担子压在她肩上。每天天不亮,她就上医院,然后急忙赶到学校跟早操、上课。中午做好饭、送到医院,还得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紧张、繁重的生活重担没有影响她的教学任务三年苦日子过来了,学生毕业了,他们以100%的升学率考进了中学。
现在,李老师又接了个新班,她依旧在那里辛勤地耕耘着。 (王勇)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勇
责任者
李锦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