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地区经济工作的难点与金融对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693
颗粒名称: 固原地区经济工作的难点与金融对策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8月14日固原报登载固原地区经济工作的难点与金融对策。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对策

内容

“八五”时期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固原地区的经济如何上新台阶,增强综合实力,是我们经济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我地区经济工作存在的难点、重点、宏观调控及目标等,谈一些个人看法和意见。
  一、经济工作的难点。
  1990,我地区社会总产值达58000万元,国民收入达28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4220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870万元,分别比“六五”末期的1985年增长15%、 17.2%、 40%、 72.4%。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地区经济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底子薄,基数小,人口多,导致综合经济能力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是制约我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2、工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之比仅约为1∶0.76。
  3、商品销售靠外购,自我调节能力低。
  4、地方财政收入用于经济建设的数量有限,新上项目、技改多靠银行贷款,信贷资金财政化日趋严重。
  二、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
  “八五”期间,国家财政盘子仍然较紧,支撑整个经济建设仍须靠银行贷款,这就要求金融部门研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
  从固原地区的实际出发,我个人认为要继续实行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政策;打破常规,向科技教育领域倾斜;对工业生产实行以销定产,优先扶助产、销平衡的产品生产;抓市场,促进商品流通;适当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入。
  三、宏观调控的对策。
  人民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必须在宏观调控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分层次的调控体系。一个层次是人民银行对全地区总的规模的调控体系,在总规模之内,可以灵活调剂使用。另一个是专业银行的调节体系,要求这一体系既控住总规模,又要按项目进行监控,但必须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
  2、建立政府参与调控制度。应把银行的信贷规模,现金投放作为各级政府考核整个政府经济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去抓。抓得好,调度灵活就会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逐步建立向人大、政协等监督部门报告工作制度,逐步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参与调控的能力。
  3、强化块块,软化条条。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调控体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块块调控体系,将会和过去一样,各说各有理,你那里“松绑、输血”,我这里收紧,造成拉套的拉套,扯皮的仍在扯皮,不能协调动作,很不利于经济建设,适应改革需要。贫困地区有贫困地区的特点,一定条件下以块为主,统一动作,有利于资金的合理调度运用,从而使经济建设受惠。对此,我们要争取总行和自治区的支持。
  4、积极稳妥地开办债券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据统计,目前固原地区有各种债券1500多万元,由于没有正式交易场所及机构,出现了大街小巷非法收购国库券的黑市交易。随着全国债券热的兴起,我地区居民选择储蓄的方式也在变化。因此,积极稳妥地建立债券交易市场对于稳定金融、融通资金,给居民提供多种投资方式是十分有益、必要的。
  5、建立定期综合预测分析经济、金融制度。由于我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不平衡决定了经济成份的多层次、多成份,加之现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还在某些方面不相适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建立长期综合预测分析制度以改变过去那种单打一、不全面、跟在问题后面去研究分析的被动局面,有利于指导经济、金融工作沿着中心工作的轨道全面发展。
  (注:发表时有删节。)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志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