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生最重是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438
颗粒名称:
人生最重是精神
并列题名:
记参加宝中线六盘山隧道建设的铁道部十六工程局部分职工
分类号:
G210
摘要:
笔者登文赞扬参加宝中线六盘山隧道建设的铁道部十六工程局朱金银、王庭贤等职工不怕牺牲、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
关键词:
铁道部
职工
精神
内容
在火热的宝中线六盘山隧道工地,凡是和建设者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们,无不为他们不怕牺牲、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所感动。下边是他们生活、工作的几个片断。
拼命“三郎”朱金银
六盘山隧道二号斜井比在家想象的要困难的多!
刚进洞十来米,就险象环生:百十斤重的石头说掉就掉;开挖中,大量的裂隙水挟着碎石烂泥不断涌向掌子面,望着随时可能将人吞噬的“老虎口”,一些职工害怕了。段长朱金银心里清楚,通过这样的地段,唯一的办法只有抢!他带头冲向掌子面,排危石,扒碎碴,清烂泥。工们见朱段长带头干,纷纷加入到激战的行列……
人称“拼命三郎”的朱金银,参加工作二十三年有十八年是在隧道中度过的,其中十多次险些在塌方中“光荣”,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朱金银命大。”然而,险情和事故虽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却给他留下了病毒性腰椎炎等一身疾患。到六盘山工地以后,由于气候不同,生活条件艰苦,加上一天到晚跟班作业,他的双腿膝、踝关节肿得象馒头,就是这样,朱段长还是咬牙坚持每天进洞。石质太差,他不放心啊!
“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儿”
六盘山隧道出口拱部和边墙,采用的是曲墙仰拱衬砌,技术要求很高,负责组织施工的一处指挥长王庭贤,深知“要是在混凝土施工上出了纰漏,影响了隧道施工质量,那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
一次,王指挥长开会回来,见4米曲墙灌注已差不多接近封口位置,他知道在开挖马口时由于石质破碎超挖较多,就问现场施工人员里面填实了没有,见大家回答得有点吱吱唔唔,当即爬上6米高的排架,用手电检查,见里面存在着空洞,除给予严厉的批评外,立即停止混凝土作业,组织施工人员搬运片石重新回填,直到填满、填实才将口封好。
尽管王庭贤指挥长在保证隧道混凝土施工质量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开始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头几段曲墙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有几处地方出现了轻微的掉皮、乱纹现象,虽然不影响大局,但他还是没有放过这一点。经过多次查找分析,终于找到了是因捣固棒碰到钢模板引进震动造成掉皮、乱纹的原因。吸取了这个教训后,他们施工的拱部和曲墙衬砌质量越来越好。
在六盘山隧道工地,王庭贤指挥长对待工作的“较真”精神和争上游、创一流的劲头出了名。上场开工以来,局指挥部组织了三次评比,一处连拿临时工程、主体工程、安全施工三个第一。
“从艰苦中品出快乐的滋味”
流动、艰苦,使许多筑路工大为头痛。二处十队工人马长宝对此却有自己另外的见解:“流动可以多转几个地方,生活艰苦,能从中品出快乐的滋味。”
马长宝负责一号斜井开挖的落底工作。斜井落底本来就很难,加上一号斜井坡度大,石质差,地下水多,搞好落底工作就更难了。但马长宝是个不信邪的人,只要上班,他一人抱一台风镐不停地打,不停地装碴、推斗车,丢下这个干那个,哪里有活就往哪里奔,常常在水中、泥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每次落底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由他负责落底的一号斜井,进去120多米,一点都没有出现爬高现象,保证了斜井向正洞的准确延伸。队里领导考虑到马长宝一人负责落底太累,想多安排一个人让他干一天休息一天,可马长宝连连摆手:“要不得,我这个人闲着就难受,干活就觉着痛快,安逸生烦恼,奋斗有乐趣嘛!”
在十队,跟马长宝同时参加工作的十多名浙江老乡,差不多都调回去了,现在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同乡。他并不是没有“门路”往回调。70多岁的老父亲见儿子不愿回归故里,以为儿子在铁道部能挣大钱,当马长宝回家探亲时,父亲便问他:“回家怎么不盖楼房啊?看人家都盖了,攒那么多钱干啥?”马长宝对此只有暗暗苦笑:每月才200来块钱的收入,上要顾父母,下要养妻儿,哪攒得下钱呀!
“小家可恋,事业更重”
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吴洪波,26岁走上一处三段主管工程师的领导岗位。上任不久,三段接受新任务转场六盘山。段领导考虑到他结婚时间不长,动员他留在爱人所在的天津市附近工点。吴洪波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小伙子,他对段领导说,还是让我带着人员打前站吧,小家虽然温馨可恋,但干好事业对年轻人来说更重要!”
吴洪波带着测量班的两名同志7月来到六盘山区。白天,扛着仪器上现场一个工点一个工点搞实地测量;晚上,围坐在土炕上,中间放床被子盖着脚,复核一摞又一摞技术资料。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千个测量桩点的定位,生产、生活房屋也按预定计划完成,从而为大批后续人员上场开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爱人千里迢迢来六盘山跟吴洪波在工地过年,小两口沉浸在相逢的喜悦之中。可谁能料到,腊月二十九那天,他俩不幸煤烟中毒!经过抢救总算脱离了危险。这次意外的事故并没有使吴洪波放慢工作的节奏,他没等身体完全恢复,就忙着安排节日食谱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还扛着测量仪器,找3名帮手,坚持每天到隧道掌子面划线放样,使洞内施工照常进行……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薛瑞林
责任者
艾有高
责任者
朱金银
相关人物
王庭贤
相关人物
马长宝
相关人物
吴洪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铁道部十六工程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