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生虫怎么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197
颗粒名称: 米生虫怎么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6月8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防治米生虫的方法的文章。
关键词: 生活 常识 窍门

内容

5月份粮油调价前,城里居民将余粮购回,存了不少大米。许多人家都担心大米放久了会生虫子,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防治的办法,供您参考。
  夏季已到,米除了霉变外,还会生虫子。虫子蛀米不仅耗去米的营养物质,降低食用价值,还会增加米的温度和湿度,促使米发热霉变。虫体的尸体和粪便,更是令人厌恶。
  米中常见的害虫有米象,它的成虫有3—4毫米长,黑褐色,无光泽,头部向前伸,如同象鼻子状,有翅膀,会飞。幼虫体白,软而肥胖。米象产卵在米粒中,孵化后幼虫就在米粒中生长,经蛹化成成虫,爬出米粒。这种被虫蛀的米粒,成为一个空壳。米中还存在蛾类害虫,种类不少,成虫有翅会飞。幼虫成熟后,从米中爬出,在墙上结茧,化蛹过冬。
  为了防止米内生虫,可在米袋的中间和两头各放几颗大蒜,或者用布和纸包包些花椒放在米内。平时要经常将存米的缸、桶及袋子清扫干净,以防过冬的蛹留在里面。一旦发现有虫子,可将米摊晒在阴凉处,让虫子飞掉或爬出去,然后将爬出的虫子集中起来用开水烫死。生了虫的米,除去虫子后仍可食用。 (吴其乐)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其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