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旮旯,后旮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6910
颗粒名称: 前旮旯,后旮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05月08日,固原日报刊登了西吉县西南葫芦河与烂泥河交汇处的两个村庄:前旮旯,后旮旯的故事。
关键词: 农村 种植 困难

内容

在西吉县西南葫芦河与烂泥河交汇处,有两个村庄:前旮旯,后旮旯。前旮旯属将台乡,居住着70多户汉民,因谢家是老户,而且人口较多,所以也叫谢家旮旯;后旮旯归公易乡,40户回族在这里安居乐业,因白姓占多数,人们习惯上也称白家旮旯。蜿蜒南下的烂泥河从这两个村子中流过。
  50年代,前旮旯的人仗着人多势大,经常欺负后旮旯的人。豆角结下来了,女人娃娃扎满地,连摘豆角带曳蔓;杏子还没熟,小伙子爬上树,连枝带叶一齐折下,连吃带糟踏。还吆着牲口、羊只放人家的庄稼。小事是大事的头。渐渐地,两个旮旯的两个民族心里结下了疙瘩。60年代,兴隆打了水坝,随着逆河而上的积水增多,前后旮旯人心中的积怨也象那碧绿深邃的河水一样,越积越多。放羊娃们便成了深化两岸矛盾的急先锋。他们站在各自的制高点上,甩着响亮的麻鞭喝着粗犷的《押麻歌》,毫无顾忌地煽动纠纷,恶化了 两村、两族的关系
  双方的大人听了耳不顺,气不服,也纷纷加入骂仗的队伍,于是乎,两岸的麻鞭声,叫骂声,震得崖娃娃直叫,甚至一些性急人暴跳如雷,抹胳膊挽袖子,甩石头撂瓦子,狠不得飞过岸去,一决雌雄。
  白天谁也过不了岸,只好掰住自家的门槛发狠。晚上,不是后旮旯的人驾着木船过来掰玉米、偷西瓜,就是前旮旯的人划着竹排过去刨洋芋、抓羊羔不论谁抓住谁都是一顿饱打。
  70年代,兴隆水库因实用价值不大而决堤排放了积水,似乎也泄掉了前后旮旯人互相间的怨气,两族之间有了来往。1975年10月的一天,大火烧着了后旮旯的麦场。前旮旯在附近修梯田的70多人在大小队干部的带领下,蹚过烂泥河,火速赶到现场,用土压,挑水泼,很快扑灭了大火,保住了十多万斤粮食和饲草,感动得后旮旯的人直流泪。事后,公易公社的领导和后旮旯的干部带着锦旗和礼物来到前旮旯致谢。从此,前后旮旯回汉两族人民尽释前隙,互帮互尊,和睦相处。如今,西岸的后旮旯有前旮旯人种的树和草;东岸的前旮旯有后旮旯种的庄稼。自实行生产责任制10多年来,两岸的人从未因庄稼和林草被偷被损怀而发生争吵——后旮旯人为前旮旯人管护林草,前旮旯人为后旮旯人照看庄稼。播种季节,劳力畜力过剩的后旮旯人过河帮前旮旯人耕种,前旮旯人把多余的饲草送给后旮旯人喂牲口。收获季节,前旮旯人把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送给西岸的回民尝鲜;后旮旯人把细绵绵的荞花、胡麻衣子一麻包一麻包地拉到东岸,让汉民兄弟喂猪。过年开斋,更是热闹。开斋节,前旮旯的人三五成群地到后旮旯开斋,吃馓子,剥花生;正月间,后旮旯的人一帮一帮地到前旮旯拜年,看社火。前旮旯的人早就另备了碗筷、茶杯和罐头、鸡蛋、饼干等清真食品盛情接待这些平时见了面连谝带“骂”的回民联手。后旮旯回族青年白西木因经常给前旮旯人帮工种地受到称赞;前旮旯的乡医谢世和因多次抢救后旮旯的病人和产妇倍受尊敬。后旮旯党支部书记马金泉生下不久的孙子就是这位共产党员乡医连夜过河救活的。
  两个村党支部都为双方解决了不少困难,为两个旮旯的团结互相奠定了基础。如今这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前旮旯,后旮旯,
  两个旮旯两块宝;
  回汉人民团结紧,
  亲亲热热赛同胞。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钟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