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为容颜渐老发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5751
颗粒名称: 何必为容颜渐老发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1月固原报登载何必为容颜渐老发愁的文章。
关键词: 容颜 渐老 发愁

内容

有人经常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容颜。或一根白发、或一条皱纹,蓦然一见,愁肠百结。
  俗话说:“少年人朦胧地体会人生,青年人热切地探讨人生,老年人清醒地回顾人生。”衰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容颜也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又何必为容颜渐老发愁呢?
  在金色的童年时代,我们都曾有过:大人的所作所为我们聪明地参与时,他们肯定会说:“小孩子知道什么?”对我们人生的启蒙总是:“年纪还小,许多事情还不懂。”于是,我们恨不得立即长大,知道那些诱人的神秘,了解那些不懂的事情。
  在学校求知时,总厌倦于纸上的理论,欲望于社会的实践,象我们心中崇拜的英雄那样,“挥斥方遒,激扬文字。”
  在我们年轻时,总渴望有中年人稳健的睿智,不惑的理智。有老年人清醒的回顾、透彻地洞悉人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那份可贵的经验,那种成熟的思考。
  人生的道路犹如一幅绕轴卷紧的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此画也就徐徐地相应展现——赤橙黄绿青蓝紫,陌生的布局。
  人在旅途更似攀登台阶上山,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加,每上一个台阶,眼睛中便自然的映现——喜怒忧思悲恐惊,全新的感觉。
  正由于如此,我们才会有不断进步,社会历史才会有新的内容。
  难道我们能让禾苗永远青翠而观其景姿,赏其绿韵?
  难道我们只为容颜永葆青春而殚精竭力绞尽脑汁沉溺于化装品的种类功能作用?
  倘若内心青春的花朵早已枯萎,反馈在脑袋里的便是空虚苦闷无聊彷徨发愁。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哀莫大于心死。”道理就在其中。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向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