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集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5247
颗粒名称: 泾源集市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11月17日,固原日报刊登了在回族聚居的泾源的繁华集市。
关键词: 集市 市场 经济

内容

在回族聚居的泾源,最繁华的去处莫过于县城的集市了。城里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买菜,农村的小伙子、姑娘们都乐意在这里逛上几圈,卖派卖派。
  我去的时候适逢雨过后的集日,风和日丽,没有尘土,没有泥泞。一位白帽老头骑着毛驴,手握拐杖,神彩奕奕地赶往集市,一阵急促的车铃声,惊得毛驴扬起了头,竖起了耳,一个戴着茶色眼镜的“长头发”,捎着一个时髦姑娘从老头和毛驴旁一擦而过,老头连忙拉紧缰绳,喊道:“喂,二杆子,当心点。”姑娘一甩长发,丢给老头一个嘻笑,喜得老头不知所云,点点头,但又摇摇头。
  穿过十字路口,便见新建储蓄所门前,人们进进出出。北边的农贸市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一排排塑料瓦搭起的简易棚下,整齐有序地摆着酿皮、油卷,偌大的锅盔足够庄稼人吃两三顿;西红柿、茄子、辣子,还有一些庄稼人叫不上名字的菜。我被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农村妇女麻利的称秤技术和快速而准确的算帐能力所吸引,然而,对于我这个“闲逛者”她不屑一顾,但总算掏出了几句话:她说,现在政策好,交通又方便,只要手脚勤快点,每天总能挣个十来八块的。她所经营的这些菜,都是从平凉带来的,量小摊本少,早晨赶往平凉,不到中午就可摆在泾源市场上。
  在另一个棚下,一排排体现青春活力和民族特色的服装跃入眼帘,有中山装、西装、茄克衫,还有老头儿穿的布扣对襟衣,老太太穿的大襟衣。一位农村媳妇身着一件乔其料的短袖衫,左转右转,拿不定注意,周围几个同龄人七嘴八舌地参谋着,其中一个说:就买这件吧 料好,又不贵,要是在过去,咱连看都不敢看,真要穿上,准会羞死人哩。
  挤出人流,穿过十几台装满煤炭的手扶拖拉〓机,这里便是山货市场。以箭竹加工的农用器具最为热销,车杨的带盖竹篮子、沙塬的竹莃、红旗的筐篮、双秦的筛子,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只见几位司机打扮的人,说着卖主难以听懂的话,挑选着,还有十几个“山那面”的人(指隆德、西吉、庄郎等地的人),在讲价钱。
  牲畜市场上,人们不时地将手揣在衣襟下或是塞于袖筒内,说着行话,磨着价钱。我不懂得捏指的规矩,但从两位老头那滑稽的动作和交易员那商量的语气中,已经感受到有一种彼此争执而又不愿错过机会的心情正在交融。呵,但愿能够成交。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鄢生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