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们将永远记住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5206
颗粒名称:
人们将永远记住他
并列题名:
记优秀共产党员、八级驾驶员石思福同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11月14日,固原日报刊登了优秀共产党员、八级驾驶员石思福同志的事迹。
关键词:
石思福
支援
建设
内容
固原地区运输公司的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90年6月17日,优秀共产党员石思福同志遇难的日子。
五十年代,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17岁的石思福带着美好的理想,从山西省交城县来到宁夏,第二年便在固原商业局车队握上了方向盘,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直到33年后又倒在方向盘上。
他的遇难引起了多少人的震惊和悲痛,记者无法说清,但为石思福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所感染,在石思福遇难后的一个星期天走进了石思福同志的家,想去追寻他30多个春秋给人们留下的闪光点。他的妻子、固原回小有28年教龄的成景莲老师流着泪取出了石思福自1963年以来的奖状、奖品、奖证、奖章。经过统计,石思福从1963年至1990年4月,共获下至车队上至自治区交通厅的各种奖励40余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安全行驶员奖章、安全行车130万公里无事故;10余次获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称号,获驾驶员最高职称八级驾驶员技术证书……每拿出一件遗物,都引起成老师的无限追忆。她说,娃他爸爱车胜过爱家,那车就是他的命。平常勤出车不说,出车回来在家里也坐不住,总爱蹲在车旁修理。就是车没啥毛病,他也这里洗一洗,那里擦一擦。我们成家快30年了,他和车在一起的日子远远超过了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尽管这样,他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正直、勤俭、严格,这就是石思福同志树立在妻子和三个子女心目中的形象。
在家庭作为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的石思福,在工作单位留给了同志们怎样的印象呢?记者来到他的单位——固原运输公司客车二队,找到了与他相处时间最长的队长徐树祥。徐队长悲切地叙述了那令人难忘的一刻:1990年6月17口7点30分左右,天下着毛毛雨,开城梁上的红土转弯处,石思福驾驶着由隆德开往银川的客车,正在缓缓上坡。这时,一辆军车满载超长度的木椽迎面开了过来。这辆车6月16日下午从灵武县出发开往平凉。由于司机一夜不曾休息,疲劳驾驶,下坡转弯后突然发现前面的客车,手忙脚乱,错误操作,直直地撞上去。长长的、坚硬的木椽刹那之间击碎了客车的玻璃,其中一根穿进石思福的头部…… 石思福就这样悲惨地以身殉职,而车上的20多名旅客却平安无事。他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徐树祥这样说。石思福同志1980年从固原地区运输公司卡车队调到客运站二队,平时出车从没误过点,领导派他去哪里,他就紧握方向盘,把旅客平安地送向哪里,别人不愿去的深山远镇,道路艰难,他愿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这就是石思福的本色。他每年给国家超额上交利润1万元左右,不仅这样,他作风正派,不假公营私,跟过他车的售票员都对他的大公无私而敬佩。中国工人阶级的那种认真负责、不谋私利、勤勤恳恳的优良本色在石思福同志身上体现得充分而具体。
石思福同志永远离开了他扎根30多年的固原山区和固原人民。7月20日上午,固原地区运输公司党委为石思福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400多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石思福去了,他实现了入党时的誓言:“愿意为党和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
石思福同志去了,他留给人们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和无私而平凡的光辉形象。
人们将永远记住他。
(何富成)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富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