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记洪灾后的人武部干部和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5171
颗粒名称: 再记洪灾后的人武部干部和民兵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在泾源县抗洪救灾庆功表彰大会召开前,笔者访问了洪灾后的泾源县白面镇。
关键词: 访问 交流 救灾

内容

在泾源县抗洪救灾庆功表彰大会召开前,我们访问了洪灾后的泾源县白面镇。在我们的采访本上,记下了马成良、马汉明、马天明、李银宝、李建民等人的名字。他们舍己救人、先人后己的事迹,为泾源县的民兵史增添了耀人的光彩。
  这是马家村,9月22日的洪灾给这里留下的遗迹,至今历历在目。那天夜里,新婚燕尔的青年民兵李银宝从梦中惊醒后,在风雨中加固了自家的院墙。温柔的妻子看他累了,准备用干毛巾为他擦身上的泥水。猛然间,他想起了村里的孤寡回族老人马富女。他知道,马大娘的房子年久失修,经不起雨水泡。他来不及向妻子说明,一个箭步冲了出去。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伸手难见五指。他跌跌撞撞来到马富女的院子时,洪水已浸了一米多深。门被洪水壅住,又叫不开。李银宝翻墙而入。院里黑灯瞎火,叫了几声,没人答应。摸进房后,他听见窗台上有喘息声。原来,马大娘为躲水,爬上了窗台,四肢已经冻麻,连话也说不出来。小李说了句“马大娘,我来了”,便背起她往外走去。这一夜,他还抢救村里群众的牛羊14头。天亮后,他又和其他民兵挖渠排水,抢运粮食,一直到傍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带着浑身泥巴回了家。
  街西村地势低洼,发洪水后平地水深超过一点五米。马中兴房屋被淹,一家7口人危在旦夕,爬上房顶呼救。他的近邻马五一在抢救自家的粮场时,听到了马中兴一家的呼救声。此时此刻,他家也面临着房倒财毁的危险。马五一叮嘱弟弟赶快带家里人转移后,便径直向马中兴家摸去。绕道翻上后墙后,从房顶上接过一个孩子,䠀着深及胸部的大水,转移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来回几次,马中兴一家人都得救了,到天亮时,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土房不耐水浸,他们两家的房子全部倒塌了。在严峻的考验中,马五一尽了一个青年民兵应尽的职责。
  天亮后,县城的干部纷纷赶到白面镇救灾,人武部的干部个个不甘落后,奋勇作战,军事科副科长马彦珍带领4人在泥水中肩扛手提,奋战24小时,抢运粮食4000余公斤。部长于生宝,是土生土长的泾源人,他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父老兄弟有深厚的感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他要带病下去救灾时,家人和医生劝他不要去,他坚决要去,对大家说;“检验我们人武部干部和民兵有没有战斗力的关键时刻到了,多一个人投入救灾,就会减少一份损失”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红军、老八路的作风和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灾情是够重的,但白面镇的群众没有被摧垮。在突击抢救出2000多名灾区群众和大部分牲畜、粮食、财物后,人武部的干部又和民兵一同投入了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战斗。
  在“泰山压顶”之时,泾源的“不穿军装的指战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作为现役军人,作为采访你们事迹的报道员,深深为你们的事迹所感动,并向你们敬礼。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粟平
责任者
周祥贵
责任者
马成良
相关人物
马汉明
相关人物
马天明
相关人物
李银宝
相关人物
李建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泾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