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上黄印象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4898
颗粒名称:
上黄印象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10月17日,固原日报刊登一篇上黄印象记。
关键词:
黄土丘陵
综合治理
基本经验
内容
七、结束语
1990年的国家级验收确认上黄试区达到了“七五”攻关验收的总目标,建成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高效稳定的农林牧优化结构与综合治理示范样板,治理效茹在同类地区属先进水平,配套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这说明,上黄不是一个一般的农业典型,它的经验非同寻常,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考察一下上黄近年来的全部试验研究和综合治理工作,我们感到,它的特点在于抓住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林牧优化结构这个关键问题。因为过去的上黄之所以贫穷落后,症结即在这里,许多黄土丘陵区亦然。在多年的工作中,他们引导农民走出了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误区,克服了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的错误行为,如乱垦烂牧,粗放经营、重索取、轻投入等,注意了用地养地,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实施了大规模的治理、保护和培肥措施,使土地得以休养生息,重新焕发生机。正因为他们围绕土地做了文章并取得重大突破,才使生态得以恢复,生产条件得以改善,面貌得以改变,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生产力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治理改造进一步展开,他们在向生产的深度进军中会走得更远,实现农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更大提高。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他们就能从土地上得到生生不息的收获。毫无疑问,上黄的经验是立足本土,强化农业的经验,是治理黄土丘陵区的基本经验。上黄人并没有办什么企业,也没有搞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和移民搬迁,他们立足自己的家园解决了温饱问题并迅速富裕起来,这正是上黄经验的可贵之处。如果办点企业、搞些劳务输出,他们也会增加收入,但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善生产条件、改变自然面貌的问题,而且所冒风险,可能要比种地养牲口大。对于仍然贫穷落后的大面积黄土丘陵来说,上黄经验昭示了什么?那就是:穷地方+上黄经验=好地方。照上黄那样干,再加上计划生育,黄土丘陵区的生产潜力就能释放出来,就养活得了那一方人。
上黄以农牧结合为主体的综合治理与优化结构模式,在大旱与连续干旱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抗灾性、稳定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科技人员和党政领导说它在宁南及黄土丘陵同类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意义。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原因,上黄在开展各项试验和治理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起步容易巩固难,脱贫容易致富难的问题。他们解决“两难”的对策,除了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还增加了靠强化基层组织管理,以此对人进行强有力的诱导和组织管理,解决林草、水利设施被破坏的问题。在学习上黄经验中,这是重要的一条,否则,就会造成国家投资决策欲上不能、欲罢不行的反复摇摆,并给治理带来更大的困难或造成长远性、根本性建设徒劳无益。
科技人员谈到他们在上黄的体会时说,象上黄试区那样的任务,其性质既具有生产性,也具有社会性。只有科技单位负责而无地方政府参与共同承担,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弄得科技人员四处忙碌,疲惫不堪,还难于搞好。他们建议今后实施这类项目时,将地方行政部门也作为承担单位,实行技术与行政双重负责,以利工作顺利进行。我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应该受到重视。
(完)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丁金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