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老场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4827
颗粒名称:
老场长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10月10日,固原日报刊登了笔者心中的老场长和对老场长的怀念。
关键词:
老场长
秋收
身影
内容
今春去须弥山,见到一棵棵挺立的小松树和修葺一新的佛像,突然想起了我的老场长。
六十年代初,林业局派我到须弥山南边儿的一个林场去帮助秋收。那算个什么场哟,既没房子,又没林子,养着五头牛、三头驴,种着六七十亩山塬地,分明是个烂杆小农场。全林场条件极差,五个人分住在三孔土窑洞里,一间灶房还塌了半截
老场长不抽烟,不爱讲话,爱嗑麻籽。虽然时值中秋,几十亩糜子黄得象缎子,十几亩洋芋叶落梗干,全场忙得脚炒菜,老场长的麻籽是照嗑不误不过从没有因为嗑麻籽而停下手中的活计,相反,他边嗑边干倒显得挺轻松我怀疑是不是麻籽有奇特的能量,要不,他怎么一点也不累呢!
在我的心目中,老场长他依然是个典型的老农形象。我认为既是林场,就要研究林的问题。可是我问及固原一带的山上为啥树少,他不讲雨量、气候、土壤结构,却说“先前的,老先人毁了,后来老先人没种下,现在的人肚子还没填饱呢,哪来的树。”这哪象个场长说的话,更不要说他猫腰躬背的身影、甘草似的山羊胡、古铜色的脸了。
到这里三十多天不地割糜子就是刮荞麦、拾洋芋,哪也没去过。闪过大忙,老场长让我到西吉黄家庄林场去联系翻年的春麦种子。临去时,老场长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我一定给他带几个松塔塔来,並说人家黄家庄林场有山,有树,风景好极了,不像咱这的寺口子、须弥山,尽是些缺鼻子少眼的石头菩萨。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穿过大南沟,翻过瓦亭梁直奔李旺去了。
黄家庄的风景的确不错,暗红色的树丛、黄得透亮的桦树山杨混交林黑绿黑绿的松涛沐浴着晚霞飒飒作响,驼峰似的山尖亮得可爱,幽深的山坳荡出白色的烟雾,宛如铁扇公主的去处。返回时,我顺大路又去看了寺口子、须弥山。
老场长啊——你只会做饭、种粮食,知道松籽比麻籽嗑起来更有味儿。你哪里晓得这缺鼻子少眼的石雕却记载着祖国的文明史,寺口子的一洼水蕴藏了多少美丽的传说哟…。望着夕阳的余辉,我真想把背的松塔塔倒在山沟里。
半月之后,局里来了通知,可是老场长不让我走,一定要我帮助他写个总结带上。总啥结呢,无非是打了多少糜子、荞麦,挖了多少洋芋,场里又添了2个牛娃、下了个小骡驹。总结一晚上就成了,可老场长没验上。他说把牧业列个表简单说几句就行了,翻年呢?林业呢?你咋没写上。並且搿着指头一股股、一行行地给我讲了大半天。万没想到他种粮正是为了来年以粮换工开展育苗、种树。更没想到让我背松塔塔是准备在窑里开展冬季温床育苗实试。老场长啊——你为啥不早说呢……
如今看到须弥山上的一棵棵小松树,我怀疑是不是老场长在温床里育的那些松树苗。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瑞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