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上黄印象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4304
颗粒名称:
上黄印象记
分类号:
G210
摘要:
在区科委与固原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技人员和当地干群的共同配合与积极努力,河川乡上黄试区综合治理和农林牧优化结构建造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农林牧
结构
建造
内容
编者按:
在区科委与固原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技人员和当地干群的共同配合与积极努力,河川乡上黄试区综合治理和农林牧优化结构建造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引起了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的瞩目。中央领导人高度评价上黄的科学试验和综合治理工作。最近,本报已报道了上黄试区通过专家验收的消息。为使上黄经验得到推广,在更多的地方产生效益,本报从今天起,连载介绍上黄情况的通讯《上黄印象记》。
一、白云下面草山好
汽车开上黄峁山,向东看去,千山万壑,无边无际,这便是黄土丘陵区。固原县河川乡上黄村就在其中,面积15.1平方公里,
山场大,并不等于具有发展畜牧业的明显优势,和黄土高原上的其他地区一样,上黄过去对草山是只利用,不改造:只索取,不投入。年复一年,草山退化,产草量下降,15亩草山才能养活一只羊。处于自然状态的革山,大多是光秃秃的,草苫不住地。有道是: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
“六五”期间,西北水保所的一批科技人员奉命开进这里,爬山过沟,调查研究,挑灯夜战……综合治理上黄的药方子终于开出来了,有一味药,叫“草灌先行”。于是,大规模退耕还草,改造治理草山的工程展开了。全村按计划退耕种草
2000亩,1983年退耕种草1412亩,1984年又干了600亩到1985年,天然草场改良种草按计划完成了7000亩的任务,并在新造柠条灌木林中套种草木樨740亩。1987年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随后几年的连续干旱,使上黄的草场建设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人、畜的频繁冲击,而且,来自邻近村的冲击相当多。但是,有效的管护和不断地更新,毕竟保住了这一工程的大部分果实——目前,上黄村的种草保留面积仍有6000多亩,
过去的上黄草山,由于超载、滥牧,草场覆盖度只有20—50%,主要有长芒草、百里香、星毛委陵菜、阿尔泰狗娃花等,亩产鲜草平均不过83.5公斤,晒干后,一个人就可以背走。如今,沙打旺、红豆草、柠条、苜蓿、草木樨及禾草等,成了牲畜的主要牧草。在张拐沟,在小梨沟,在刘崾岘,我们看到人工草地一片连着一片,一山连着一山,场面十分壮观。我曾经去过内蒙古的草原,会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那首歌。到上黄,我看到的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草山好”。平心而论,这里的人工草地一点也不比我见过的内蒙古的那种肥美的草地逊色,科技人员告诉我们,上黄的人工草地,亩均产草量达到300—400公斤,高产人工草地产草量可比天然草地高5—10倍,2亩即可养一只羊。
大面积的草场建设,是上黄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之一,它是调整农业结构,解决“三料”俱缺,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商品型畜牧业的突破口和基础,上黄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丁金尚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固原县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