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刘志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4283
颗粒名称: 村医刘志忠
分类号: G210
摘要: 笔者赞扬刘志忠身残志坚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关键词: 刘志忠 身残志坚 为人民服务

内容

刘志忠的不幸是祸从天降。五岁那年,他在玩耍时被冷雨激成了病。此后,他走起路来便一瘸一跛的;在片面理解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年月里,刘志忠又被挤出了学校的大门。
  刘志忠四十年代出生于一个比较贫困的市民家庭,一家9口人靠父亲一人维持生活。十四岁那年,由于生活所迫,他不得不上街打零工。这零工一打就是20年。20年中,他胸中积满了心酸。因为身体有了缺陷,他遭到别人的歧视。一次,他给瓦工当帮手,有人建议说,刘志忠不能只干地面活儿,怂恿他上房接瓦。在他试了好多次却无能为力时,一些人在旁嘲笑他。他一气之下向家里颠去。一路上,他的眼泪目只往心里流。他萌发过绝望的念头,但理智使他冷静了下来。他决心要重新找寻属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刘志忠捧起了父亲收藏的医学书,他苦苦钻研,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充实了他的生活。1981年10月,刘志忠参加固原县卫生科举办的乡村医生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全县榜首。经考核,他成了一名合格的医生。从此,他背上药箱,在山乡义务行医。一次,他在彭阳县王洼乡行医,有一家只有父子两口人,儿子时常犯胃病。他来到这家,经过几天时间的治疗,彻底根除了病人的病患。临别时,父子俩用架子车把他送到20余里的乘车点,那儿子的爸爸从怀里拿出几个鸡蛋,对着刘志忠说:“叫花子献心肝,这是我父子俩的一点穷心意,请收下吧!”老人的一句肺腑之言,催出了刘志忠的泪珠。他望着老人默默地发誓:只要人们觉得我不是个废物,我就要拼上命为他们服务!
  今天,刘志忠已走过了人生的42个年头,1983年,固原县卫生科聘任他为城关东红村医生,他在卫校进修了两年,已具备了中等专业文化水平。至今孑然一身的他,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一些东西。然而他拥有了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坚强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谢国苍)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国苍
责任者
刘志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