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报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3774
颗粒名称: 客来报社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6月13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报社是最开放的社会单位的文章。
关键词: 报社 话题 农民

内容

学明
  报社是最开放的社会单位之一,该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该是座岛,是个阳台,是节车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之一:以头叩门每到报社他似乎总感触万端,他不说话,他满脸羡慕,他反复想的好象就是:这地方好啊,这地方好……
  他是位农民通讯员。
  他每来我总联想到一个题目:来自田野。每进报社他总要坐下来定神,坐下来仔细看报社的新变化。这个心理过程我不难想象:这里四周都是光芒,他是处在自我迷惑中。
  数次之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立体地在他心目中了,他在村前村后的人群中,以及和老婆共枕的被窝里,就有了有关报社的话题。
  他干这行已七八年了,发过作品,获过奖,熟知新闻界大小名人。是无数个黄昏孤夜,无数次心境变迁,无数次废而又始中渗入骨头的。那该是种纯粹的追求,那该是真正的燃烧,是真正的灵魂远足。
  他坐在那儿沉默,自卑的许多时候,我感到他是个征服者,他高大于这里所有的人……
  这些人正是这份报纸的“脊梁,”是这份报纸的血肉和炯炯目光。是这里所有变成铅字的名字中最美丽的!
  之二:牢骚者
  每来这么位客人我就想:是否这些人来报社之前嘴里说:走,去送篇稿子,心里却想:走,去报社发发牢骚。
  他操南方口音,大多数南方口音很适合于发牢骚。他的牢骚左右逢源,比如做为丰富牢骚的细节,他可以从报社就地取材。
  他的牢骚尚属中高级牢骚,涉及东欧局势,退休制度,社会治安,精神文明等等。
  他的牢骚节奏感强,开始时愤愤抨去,继而罗列现象,结束时是种宽怀:“中国的事,谁都难办啊。”……
  这种人,“见多了。”谁能提醒人们不要忘了一种污染:情绪污染。
  我想起了朋友的一句话:“骂一辈子黑暗,不如点一根蜡烛。”
  之三: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有一种客人离去之后,每每使我们从书稿中抬起头,产生些盼望。
  这些人快乐、热情、健康,有用之不竭的善良和热烈,以及一颗善感于美好事物的心灵。
  世界的各个角落因这些人的存在充满生机,那性格中令人愉快、激动的成份,属于自然,象温暖的阳光,澎湃的潮夕,美妙的歌声一样。我们热爱这些人,我们对他们有深情的依恋。没有这些人,世界死气沉沉,生存会多么沉重。
  所幸,我们的客人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飘然而至,心香四溢,报社顿时阳光满屋。
  之四:等你来
  至今还没有一位地道的农民来。
  希望他来,他不为找孩子来,不因走错门来,他随便来转转,他坐在那儿不多说话,只是眯眯地对着我们笑。
  那么我们会无限感动,我们便知道我们的报纸已飞越很远,我们的天空已占领很多,我们的真诚已漫过无数心坝。
  我们会有找到父母的快乐!
  还盼望有老师来。来随便谈谈,成为我们的朋友。那我们便知道有人承认了我们的实在,我们已被圣洁、正直的人纳入了阵营,我们的品格受到了嘉奖,自我有了超越。
  有老师款款进出,便是良心。
  还该有孩子来、军人来、彷徨者来、忏悔者来……
  我们的远征已开始,即使沉默中,我们也在向心灵挺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学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