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村和它的好掌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3723
颗粒名称: 张田村和它的好掌柜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90年6月9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张田村和它的两个掌柜的故事。
关键词: 农村 致富 文明村

内容

倘若你来到隆德县奠安乡张田村,会被村里邻里相帮,融洽和睦的关系所感染,也一定会听到村民们夸赞他们村的两个好掌柜。
  “好掌柜”就是村支书张永福和村主任张仲详。是他们用事实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证明了集体力量的优越性。
  张田村46户人家,如今家家住上了新瓦房。去年,村里又立起了10座新瓦房,9座大门楼子。别村的人盖间房子,常为人手单发愁。张田村人盖房子,最发愁的是这家的主妇,单怕手笨拙,做不出好饭菜,让热心帮忙的乡邻吃不香,吃不好。
  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也是张田村人致富的秘决。张有录45岁讨上老婆;马武生先前还不清的烂账现在不见了,还盖上了大瓦房,骑上了“飞鸽”。这不能不说是他们沾了集体的“光”。是村里豁出2亩地,和600元垫底钱烧砖做瓦,才有了他们到砖窑做工的差事和年底1000多元的分红。村主任张仲祥虽不在砖窰搭伙,也得不到分红,但作为一村之长,却为砖瓦窑的经营劳过不少神。今年5月,为让砖窑的活儿不松劲,他背起喷雾器,一个人为村里小麦叶面施肥420亩,给砖窑腾出了人手。
  一家有事,大伙帮忙是张田村人的规矩。张有录外出不在家,他家一头牛因吃得太多奄奄一息,张永福赶来了,决定宰杀家里婆娘没了主意。支书卖肉减少损失。大伙儿一起动手,宰杀后连夜拉到100多里外的隆德城。连皮带肉换来了800余元票子,张有录用它又买回了牲畜。
  南部山区的庄稼,只要一茬收成好也算大幸了,咋能一年两熟呢?张田村的人就能行。支书和大伙商量,统一种上小麦,麦收后又种上荞麦,两茬庄稼就长成了,亩产800余斤。这全靠好掌柜的组织,靠大伙儿的心齐。
  这就是县里树立的文明村——张田村和它的两个掌柜的故事。
  (谢国苍 谢蓉生)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国苍
责任者
谢蓉生
责任者
张永福
相关人物
张仲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