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回汉工人的风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3285
颗粒名称:
回汉工人的风采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4月固原报登载回汉工人的风采。
关键词:
固原报
回汉工人
风采
内容
少数民族职工占74%的海原县打井队敢打硬仗,迎难而上,17年来,开采机井222眼,发展小高抽113处,打水窖3.2万眼,发展水浇地33万亩,解决了10万多人、一千头大家畜、2万只羊的饮水困难。奋战中,打井队又逐步形成了民族团结友爱的集体,在海原传为佳话。下面奉献给读者的是这个集体里的几朵民族团结的浪花。
——一号机台在高台乡套湾村打井时,突然间碰上了地下岩石层,钻杆在颤抖中拧断了,钻头和20多米的钻杆掉入70多米深的井下。眼看人力、物力、财力将遭到浪费,怎么办?回汉工人一合计,不怕困难,不分白天黑夜组织打捞,终于成功。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万余元。
——一号机台班长、雇佣工张维和,带的徒弟换了一茬又一茬,徒弟们有临时工,有正式工,有回民,有汉民,但互帮互学的风气有增无减。张维和都毫无保留地把多年积累的打井经验传授给徒弟。他常说: “钻井是笨活,但也是科学。”
——“宁肯自己多吃苦,愿叫群众多受益。”这是打井队回汉工人喊出的口号,是他们的心声。说起来,打井是件苦差事,在哪里打井,工人便吃住在哪里。哪里受到干旱的煎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那年海原大旱,工人们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一年抢修病井13眼,配套机井15眼,新增小高抽5处,保证了1.6万亩农田的正常灌溉。车队的同志,也及时为蒿川、徐套等乡送水545车……
——小黑是个剽悍的回族小伙,膀子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却突然间因机械事故右腿骨折。是打井队的同志不顾天黑路滑,冒雨送他到县医院抢救……
这,仅仅是几朵浪花。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时这个打井队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浪花终于汇聚成溪流了。
(黄占宝)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占宝
责任者
张维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