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危遭遗弃路人相救不图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3115
颗粒名称: 小儿病危遭遗弃路人相救不图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3月11日早晨,固原县文化馆的地区医院职工刘学萍夫妇救活弃婴,这种新风,无不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愿这种品德形成风尚,发扬广大。
关键词: 弃婴 救助 高尚品德

内容

3月11日早晨,家住固原县文化馆的地区医院职工刘学萍上厕所时,发现一条毛毯裹着一个小孩,放在厕所门口,她急忙叫来丈夫沈克斌,打开一看,是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只见小孩双目发呆,口溢咖啡色液体,呼吸微弱,四肢冷冰僵直。此时,刘学萍的父亲也来了,他抱过孩子一摸说:“还有一口气,快,送医院抢救”。他们立即把小孩送到固原地区医院急诊科,经化验确诊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刘学萍夫妇的精心护理,30多个小时后,孩子脱离了危险。但高烧不退,引起肺炎心动衰竭。刘学萍付出100多元的药费后,又把孩子转入住院部。
  刘学萍夫妇精心护理着这位不知名姓的孩子,他们用葡萄糖瓶装满热水为孩子取暖,用手娟小心擦去孩子脸上的干痂,耐心地换洗尿布,不停地用洒精擦浴,按时取药喂药,刘学萍上班时家里人就轮流照看。
  经过7天的治疗和护理,孩子终于好转了,经过多方联系,才于17日找到了孩子的父母——南郊乡一对农民妇夫。当孩子的父母来认领孩子时,有人替刘学萍夫妇抱不平:“孩子病成那样,你们没明没夜照看,不能就这样让他们把孩子抱走,起码让他们把药费赔了。”刘学萍笑了笑说:“我们是为着救活一条小生命,不能以此讲条件,图报酬。孩子的父母也一定有难处,算了吧。”就这样,直到孩子出院,刘学萍夫妇还一天几趟去病房看望。
  (毅森 常煜)
  编后话:读了卫校学生相救病危婴儿和刘学萍夫妇救活弃婴的消息,心底顿生敬意。这种新风,无不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愿这种品德形成风尚,发扬广大。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毅森
责任者
常煜
责任者
刘学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固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