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固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3088
颗粒名称: 重访固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4月4日固原报登载笔者对今日固原的印象和祝愿。
关键词: 固原 印象 祝愿

内容

王庆同
  车过同心,“欢迎你到固原来”的横幅从班车顶上掠过。这就是我28年前常到的固原?路变了,路边的房子变了,再往前,只有三营、头营等地名是熟悉的。进入固原县城,除了“固原汽车站”几个大字证明已到固原,实在找不出一星半点当年固原的痕迹。在我的感受里,好象是从地下突然钻出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第二天一早,我就上街。有线广播播送着音乐,一队队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匆匆从我身边擦过,只有几个学生驻足端详我——他们或许没有见过这么早就有闲人在街上漫步。固原还是不大,半天时间就走得差不多了,它是一个普通的中小城市。
  对我来说,南河滩是很有魅力的。这里的坡,这里的桥,“山河依旧”;这里的人,这里的货,却“换了人间”。30年前的南河滩,买一斤山芋要化去一个普通干部月工资的六十分之一左右,除了山芋、黄萝卜,再买不到可吃的东西,也没有其他商品,南河滩空前萧条。后来,有一点背斗等山货和锄头、菜铲子卖,那是《六十条》下来,手工业得到初步恢复给南河滩带来的一些繁荣,和今天的南河滩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如今,桥头路南,买白面锅盔和牛头肉的小摊一字摆开,约有二十多个摊位;现宰现剥皮的白胖胖的羊羔肉,挂了一圈;头戴白帽的中青年妇女占相当比例的各种菜摊、水果摊的摊主,熙熙攘攘,不甘寂寞,有的居然喊出几声叫卖声。你往豆腐摊跟前一靠,马上传来:“要豆腐不?”。 “豆腐嫩。”最有意思的是,路北一溜修鞋摊、配钥匙摊、修车摊,我数了一下,二十八个摊位,居然大多数并不闲着,似乎没有一个“阿拉”,很可能是清一色的固原人。因为车挤,我被挤到摊位跟前,一位机灵的匠人差一点要来脱我的鞋“钉掌,钉掌便宜:”这就是20多年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里人么?是喜还是忧?很难一语破的,但我总觉得:固原的历史车轮转到今天的里程,也不容易啊!
  或许是怀旧吧,我信步走过了南河滩桥,迎面一张夜生活的广告:周末有通霄电影——哈罗•比基尼、五台山传奇等四场电影,并有舞会。旁边是一张地区剧团演出“忠保国”的海报,看来,固原的夜生活是土洋结合,只可惜我无法领略了。再往前是刷在土墙上的白灰标语: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使我想起,20多年前,固原是城小街窄入少,如今已是城大街宽人不少了。历史就是这样和我们周旋:随着前进步伐而来的是新的困难、新的问题。我们已经有了经验,固原会在奋进中登上新的历史台阶,以新的战斗姿态去迎接更新的困难,解决更新的问题。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这就是一个曾经同固原有过一些瓜葛的人对今日固原的印象和祝愿。
  (1990、3、11于银川)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庆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