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高占华老来得“子”享清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2847
颗粒名称:
高占华老来得“子”享清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3月10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回族青年撒彦科帮助老年人的文章。
关键词:
老年人
奉献精神
农村
内容
海原县曹洼乡老虎村汉族老人高占华孤身一人,晚年却过上了“子孙”满堂的好光阴。说起这,还不得不提起回族青年撒彦科呢!
1981年隆冬的一天,从部队复员回乡不久的撒彦科到村边闲逛,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这声音是从五保老人高占华的窑洞里传来的。他轻轻推开窑门一看,窑洞里烟熏火燎,寒气逼人。高老汉在炕上用被子裹着缩成一团,有气无力地问:谁呀?”“大伯是我呀!我是彦科,当兵回来了。”高老汉招呼小撒进来,俩人扯起了么。
高占华年已七旬,原籍甘肃张掖,两年前没了老伴,又没儿没女,他只好自己动手做着吃。小撒心里一阵酸楚。撒彦科是个共产党员,在部队受教育多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曾多次立功。看到这种情景,就决定主动照顾这孤寡老人。他说:“高大伯别难过,从今天开始,我来照顾你。”老人紧紧抓住撒彦科的手:“孩子呀,我已经是快入土的人了,咋好给你再添麻烦。”
撒彦科主动侍候高占华老汉的事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从此,这个朝气勃勃的小伙子,除了忙生产外,还每天给高老汉送吃送喝,扫粪填炕,挑水洗衣。可是,小撒没想到,他的这一片好心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有的说,他图高老汉的财产;有的说他借收养老汉的机会往上爬。风言风语犹如刀子穿心。也就在这一年,父亲提出了分家的事。
外面讽刺挖苦,父亲又要分家。小撒有苦难言。后来,他硬咬着牙和父亲分开了。他东拼西凑,压了两间小土房。便和妻子儿女挤在灶房里,让高老汉住在另一间小房。从此,老人的衣服被褥焕然一新,生活有了依靠。
人老事多,脾气也大。一次,他嫌饭做晚了,大雪天一个人跑了出去掉到沟里,小撒把他背了回来,整的一家人哭笑不得村里人常对小撒两口子说:“你们真是没干头了,白养活高老头,到底图个啥?”小撒心里明白,自从他收养了高老汉,既得不到额外粮钱,也不分给承包地,要啥没啥。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总认为收养五保老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1987年10月,撒彦科通过考试被县上招聘为曹洼乡武装干部。这时候,他的工作更忙了,往往是顾了工作顾不了家。他说服爱人李秀花、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1988年10月7日下午,小撒从乡上买来2斤羊肉给高大伯包饺子。老汉一时高兴,一连吃了两碗。老汉虽然睡的热炕,到半夜还是胃疼不止,闹开了肚子,吐了一炕,屎尿拉了一地,满屋子臭气。小撒和爱人给老人又是擦又是洗。撒彦科又连夜往返3公里,请来医生,打针喂药,一直折腾到天亮。高占华今年已83岁了,在小撒家已经度过了9个春秋。老汉逢人就说:“彦科小两口对我太好了,要不是他俩,我这条老命早没了。”
(一闻 肖沙 刘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占华
相关人物
撒彦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原县曹洼乡老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