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铐的“亲密战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2682
颗粒名称: 戴手铐的“亲密战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2月21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张钦礼的文章。
关键词: 焦裕禄 干部 造反者

内容

在兰考的天地上,“学焦”活动不断升级,形式也不断创新。于是,张钦礼更想到哭。哭,是激动至极的一种标志。
   这一天,哭声从各部局(那时叫小组)首先传出,带长字的都披麻带孝,手执丧棒,走在前面,后面依次为副职、老办事员、新办事员,目标——焦裕禄墓。众人如丧考妣。
   凄切哀哀的小股队伍,渐渐汇到一起,兰考大街上顿时出现了一支300多人的号哭大军。
   衡量这支队伍忠心的真伪、深浅,全看哭的伤心程度。为此,需要打起精神来,八仙过海,各显其哭。有的“肝肠断绝”似的仰天呼号,有的“黯然神伤”似的低首吟泣,有的“回肠九转”似的呜呜咽咽,有的“缠绵悱恻”似的暗自嘘唏,不论是干嚎、痛哭,抽噎、哽咽、挥泪、涕零,还是老泪横流,涕泪交加,都必须哭之有声,声必批修,忠焦……
   接焦裕禄班的县委第一书记周化民被扣上反焦的帽子,一股作气批斗500多次,打昏20多次。县直常委秘书李仁德,因为抵制张钦礼终于死在棍棒、皮鞭、长矛之下。为了向焦裕禄表忠心,各种讲用会、谈心会、批斗会、誓师会接连不断,劈骨挖髓斗私心,肝胆涂地忠“焦魂”。
   于是,焦裕禄这个典型成了张钦礼掌中玩物,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会儿当成棍子,一会儿当资本。他指挥造反者对57名不服从他的部局以上干部、67名机关干部扣上了70多顶帽子,进行严刑拷打,29人致残,4名致死,刑罚达五十多种。
   一杆大旗,一阵横扫,张钦礼终于红起来了。省里不敢怠慢这位“亲密战友”,及时地把他扶上省革委常委、省贫协主席的高座;地区领导也把他高看一眼,请他坐上地委书记兼兰考第一书记的交椅。
   欺骗有效也有限。当历史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时,当法律回到它神圣的殿堂时, “亲密战友”被愤怒的人民推上了审判台。几年升官梦,一副铁手铐。
   (胡再昌摘自《开拓》季刊1989年第34期)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