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师健康现状的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1750
颗粒名称: 关于小学教师健康现状的思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1月15日,固原报刊登了小学教师健康现状。
关键词: 小学 教师 健康

内容

在固原山区采访,听一些学校反映,目前有不少小学教师缺勤严重,给正常教学带来了困难。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固原、西吉、泾源、彭阳等县10所小学的350名教师,发现患肝、胆、胃等慢性疾病者占35%,在开学三周内,许多教师的病假都在一周以上,为什么小学教师得病的多呢?
  一,教学任务大,精神负担重。固原城关六小有教职工84名,31个教学班,1670多名学生,最多一个班68名,平均每班50名。一名教师每周18—25节课,平均每天要工作10小时,课程安排得满满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他们每天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做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给差生补课,家访。教学方法与教材改进后,他们必须及时钻研,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由于核心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增加,学校已不单纯是教书的场所,部分学生寄宿学校,教师既要上好课,又要照料学生的课余活动,放学后还得上补习课,直到家长来领回学生,整天忙碌,因而休息不好。另外涉及学校的各项社会性工作频繁,学校难以招架。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从早到晚,工作量更大。这种超负荷的运转,使他们思想常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造成身体素质质下降,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二.积劳成疾,恶性循环。西吉县某小学有50多名教师,其中女教师30多名,有1/3的患妇科、心脏等疾病。他们每年人均只有60元医疗费,看两三次感冒就用完了。有的教师患病初期,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心,并考虑到药价昂贵,就硬拖着,未能及时就医。尤其看到学校编制紧缺,无人顶替,患点小病就硬撑着坚持上课。一次,泾源县某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数学老师全部请病假,只好由副校长自己顶替。带班老师病愈归校时,副校长又住进医院。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很想给教师检查身体,又苦于没有经费,使教师患病难以早期准确诊断、积极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小病拖成大病。
  三.住房条件差,家务负担重。在泾源、彭阳一些小学,记者看到有些教师都住在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隔音室里,房屋狭小破旧,地面潮湿。有位教师全家4口人,拥挤在一间约15平方米的隔音室里,除了放两张床外,剩余面积就只能放炊具了。经济条件差,也影响健康。一些家在农村的教师,教完课还得种地,长期劳作繁重,使他们精力不济,健康不佳。
  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保护小学教师的健康,关心他们的疾苦已是刻不容缓。对此,我们建议尽快采取措施,改革教学方法。适当增加编制,减轻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精神负担。各县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牵头,拿出专项资金,每年组织教师到县级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状况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健康管理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对小学教师医疗实行优惠政策。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长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