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条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1575
颗粒名称: 大路条条
并列题名: 访固原公路段党支部书记冯翊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0月28日,固原报刊登了访固原公路段党支部书记冯翊祯的内容。
关键词: 工人 养路工 公路

内容

9月末的一天,我访问了一位奋战在公路建设上长达33年的老同志—一固原公路段党支部书记冯翊祯。他回想着解放初养路工人的艰辛,话题这样开始了……
  50年代,全地区内全是砂石路面。养路工的工具也是“一把镢头一张锨,两只筐子一扁担”。地区境内仅有银(川)平(凉)线和西(安)兰(州)线两条干线通过,当时也是车稀路陡。70年代初,固原公路段和有关部门一道对银平公路327公里路面分几次加宽到10米,又改造许多桥涵,铺上了沥青。又铺设了达到国家二级公路的一段公路。这些成绩,渗进了多少我们养路工人的汗水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民族地区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公路、交通突飞猛进。经过努力,到现在,公路通车里程达2694公里,南北走向的有银(川)平(凉)、中(卫)静(宁)、平(凉)惠(安堡)三条省级干线贯通:东西有西(安)兰(州)、包(头)兰(州)、宜(川)兰(州)三条公路干线穿过,全地区123个乡镇,都有公路连通,六县全由柏油路接连。近5年,又改造新修1176公里地方公路,真可谓日新月异。
  今天,四通八达的公路为行车提供了方便,我地区民用汽车已达3140多辆,各类拖拉机13000多台,全地区有104条,总长4700公里客运线,每天230趟客车拉送人们行东去西,走亲串亲戚;或为农村物资交流提供方便。这是我们向党向人民的汇报。
  谢国苍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国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