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湖吊庄工业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742
颗粒名称: 潮湖吊庄工业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8月5日,固原报刊登了潮湖吊庄工业村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村 生产 工业

内容

几年前,当一群群衣衫烂缕的山里人来到潮湖时,友好的川区人只是投来怜悯的目光,不友好的则说“山狼”来了。
  吊庄工业村的崛起,叫川区人刮目相看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片荒野上,老隆德们不仅种出了不亚于他们的庄稼,而且奇迹般地建起了工业村,竟和美国的华荣公司、香港的良翠公司、澳门的洪福银行谈交易,定协议,做起了大生意。
  今年,潮湖综合经济区开发(集团)总公司,引进外资已达450多万元,还同美国、港澳合资兴办脱水蔬菜厂和服装加工厂。昔日这块不引人注目的不毛之地,而今招引来许多金凤凰。现在,来潮湖考察办厂的有140多家,已确定项目的有60家,签订合同的34家,引进技术人才80多名。在现办的17个企业中,绝大多数已投产,并生产出川区人也未必见过的新产品。仅有18名职工的兰天化工厂,是潮湖吊庄工业的骄儿。去年9月投产,月生产工业用碱110吨,创产值7万多元,3个多月时间就还清了办厂贷款6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哈尔滨、武汉等10多个省区,倍受客商欢迎。
  曹隆德人有的是力气和智谋,不是只知道种庄稼吃饱肚子。如今来到这火车驰骋的黄河腹地,政府又号召发展商品经济,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不大干一番等啥?兰天化工厂里的工人都是曹隆德的农民,他们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勤劳,月挣工资200多元。200元啊,厚厚的一叠,山里的农民祖祖辈辈谁还挣过那么多的钱?
  潮湖电珠厂的90名姑娘,平均年龄21岁。她们放下锄头,离开锅台,成了朝气蓬勃的吊庄工人。电视里、文章里的山区人,总离不开个“土”气。你看她们,最新潮的衣饰,最能显示个性的发型,一点不比城里姑娘差。这些姑娘每天生产出上万个明灿灿的电珠,产品一批批发往外面的大世界。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国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