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502
颗粒名称: 串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7月8日,固原报刊登了文章“串门”。
关键词: 嗜好 串门 方式

内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一种嗜好——串门。
  串门在我来说是愉快的。通过和老的少的各种人交谈接触,增长见识,消除郁闷,有极大的乐趣。但不曾想到串门也会给我带来伤感和不快,以至对自己的嗜好行过“戒”。
  那是1980年春,农村承包责任制在家乡刚刚实行,我第一次从部队请了探亲假,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多年不见父老乡亲,分外想念,串门的“瘾”顿时大发,急急忙忙走完亲戚后,就在左邻右舍去串门了。一开始没注意,只管兴冲冲地串门,不管串到谁家,饭端上来也就不客气。谁知,我是有吃饭的肚子没有想事的心。串的人家多了,我才发现有好几家是缺粮户,他们借了面给我做饭吃。吃了客饭,心里不安。我这才明白难为他们了。此后,我改变了串门方式,人家吃过饭再去,时间也尽管短点。尽管如此,不愉快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傍晚,我心里闷得慌,就去邻居家串门,跨进门坎我愕然了,原来邻局家正吃晚饭,听见有人来,正在急忙收拾“隐蔽”。多么尴尬的场面,怎么会是这样?我了解我的邻居,他们不是小气人家。稍坐,我借故告辞了。我好象受了一种什么打击,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暗暗对自己串门的嗜好下了“戒”令,探亲假未满,我便带着沉重的心情归队了。
  时隔4年,我又一次探亲回家。这次回来不是我主动去串门,而是村里家家户户都请我去做客,探亲一个月,几乎在自己家里没呆几天。我惊奇地发现,家乡群众的生活变了,上次回来“享用”的粗米淡饭不见了,普遍都是清油白面,有好多家还摆上几个菜,敬上你几盅。再看那些年轻人,穿戴打扮得花花绿绿,有的还蹬上了擦油皮鞋:庄农人看时间的视线由望天上的那颗“大挂钟”转到手腕上了:星罗棋布的新瓦房打破了过去全村青一色土窑洞的格局。啊,真有点城里人的生活气息。我高兴了,我兴奋了,探亲假到期了,可我“串”心未泯。
  如今我已转业在城里工作,每次回乡里,都免不了要串门,亲眼看看发生在邻居家的新鲜事,我为此而感到愉快和欣慰。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建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