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344
颗粒名称: 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6月14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事迹的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周恩来 晚年事迹

内容

选自《炎黄子孙》1989年1期
   病榻前的会见
   1972年初,中美关系虽然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进度却发展得挺快,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已是指日可待了。外交活动的日程,最高领导层的会见都做了安排。为使主席在接见尼克松时有一套合体的衣服,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为主席做。
   我们找了一套他平时常穿的那套“毛式”服,拿给北京红都服装店,请他们照着放大一些。服装店挑选了一位技术最好的师傅,按我们提供的要求,很快就把衣服裁好,还缝了个样子送来我和吴旭君同志给主席试了样子。主席在衣着上从来不讲究,只要求宽大一些就行,我们把衣服给主席穿上比比试试,大体合适也就行了。这样主席才算有了一套在病中会客的衣服了。有了衣服,鞋子还成问题。他的脚肿得很厉害,过去的鞋穿不进去了。我们又为他画了脚样,替他定做了两双肥大的圆口黑布鞋。
   人们不知道主席的健康状况,更不了解在他身边工作的人每天都做了些什么,事实上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说是身兼多职,既是秘书又搞护理,既是服务员又要学做其它很多事情。
   1972年2月21日。主席虽然在病中,却清晰地记得尼克松于今天抵达北京。他躺在病榻上不时地问尼克松专机抵达的时间以及到京后的情况。我们都出出进进地忙碌起来,把了解的新情况及时地报告主席。
   尼克松一行刚刚参加完周总理为他们举行的午宴回到宾馆,正要休息时,毛主席决定会见尼克松。我们报告了周总理。这时尼克松总统一行到北京刚刚4个小时。
   毛主席要会见尼克松,这是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一项重要日程,但没有具体安排哪一天。我们也没估计到主席会这么快就会见美国客人。
   周总理接到通知后即找基辛格,告诉他:“毛主席想见总统,请你一同去。”基辛格完全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会见毛主席,他马上通知了总统。
   主席这个决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处,首先是在他生病期间,客厅里摆了一张大床,以及其它一些方便病人的物品,会客室需要整理。更为麻烦的是主席近一个多月生病,衣貌不整,他头发长得很长,胡子也好久没刮了。
   要会见这么重要的外宾,平时不很讲究衣着外表的主席只让理发、刮脸,别的事都无所谓。他的性格和脾气就是这样。
   理发师是个技术熟练的人。他很快带来理发用具,抓紧时间给主席理发、刮脸,然后再擦上头油梳理一番。此时,主席穿上那套我们给他量制的灰色“毛式”衣服,大家熟悉的领袖形象立刻又出现在眼前。除了浮肿和有些虚弱的外表,倒也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1972年2月21日那一天午后,主席由我搀扶着病弱的身体,在他的住所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和随员洛德先生。
   尼克松对于这次具有重大历史象征意义的会见,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有生动而详细的描述——“他身体的虚弱是很明显的。我进去时,他要秘书扶他起来他抱歉地对我说,他已不能很好地讲话。周后来把这一点说成是患了支气管炎的缘故,不过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中风造成的后国。”
   “中国人只安排我们会晤十五分钟。毛完全被讨论吸引住了,因而延长到一个小时,我注意到周在频频地看表,因为毛已开始疲乏了。”“谈话结束后,毛陪我们走到门口。他拖着脚步慢慢地走。他说他身体一直不好。我回答说:‘不过你气色很好。’他微微耸了耸肩说:‘表面现象是骗人的。’
   我们的新闻单位在有关毛主席会见外宾情况的报道中,较为客观地报道了这次会见。报道说:“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住所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并同他们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会谈。”我注意了,这次报道中没有出现“神采炎奕”“身体非常健康”之类的词。(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凤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