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浅谈当前山区农村青年的心理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157
颗粒名称:
浅谈当前山区农村青年的心理变化
分类号:
D609
摘要:
1989年5月20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山区农村青年的心理变化的文章。
关键词:
山区
农村
青年
内容
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随着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改革、开放十年来,山区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山区农村青年的心理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
由纵向向横向发展的思维心理
山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区青年受封建、落后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其思维长期以来局限在一种单一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之中,只善于把过去同现在加以对比,把前边与后面进行对照,我们一直听到的是“过去曾经怎样,现在又是如何!”前辈子‘老先人’是怎样做的。随着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使他们不仅从前与后、新与旧这条纵向思维方式上进行反思和探索,而且使他们注意到左右,别人是怎么说的,又是如何干的,从这一横向思维路线上进行着思考和探索。他们在逐渐全方位的看待社会,认识世界,探索人生,由“瞻前顾后”到“左顾右盼”,由注意山沟里的过去和现在,发展到山沟以外的“这里”同“那里”。不少山区青年喜欢外出搞劳务、闯世界。外出一年半载,回来穿戴“洋了”,话也“大了”,这也看不上,那也不满足了他们开始用社会的标准,时代的标准代替山村里的标准,“老先人”的标准。在两代人之间拉开了一条思想上的鸿沟,不得不使父辈们发出“如今的年轻人啊不象我们过去了”的感叹!
由单向向双向发展的需要心理
人的需要,按照西力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梯形划分法”,由低到高的层次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自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归美的需要。苏联心理学家又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过去的山区农村青年他们只是一味的靠修理地球,并从地球上获取食物而延续生命,繁衍后代。而如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山区农电线路的扩展,农村“个体户”、“专业户”的出现,他们思想的火苗在萌动,追求知识,攫取信息,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的圈子中跳出来,由“填肚子工程”向多种经营跨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专业户如雨后春笋他们中有的成了专业户、“万元户”,有的住上了新瓦房,看上了彩电,收录机里响起了现代舞曲。农村青年也升始追求起精神需要。“折牛腿”、“升级”,他们觉得没意思,三五成群地搞起了“农村青年信息部”,“枸杞栽培实验小组,”写起了小说,迷上了漫画,他们需要知识,需要专业导师的指点、培养,向着更高高一层的需要层次迈进。
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情感心里
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过去在山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经济和历次的政治运动,使人们之间相互猜疑,相互防备的心理加剧,因而产生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农经济的狭隘思想。曾记得在“大运动”时期,人们逢年过节,吃顿好饭,也得闩紧大门,生怕被人看见了“惹事”,扣“供应粮”。如今的山区农村青年们开始用争富、比富、露富、帮助全村人致富,代替藏富、躲富、怕富,海原县高崖乡联合村青年农民王彦林,在自己致富后,千方百计为乡亲们谋求致富之路,搞联合经营,成立了甜瓜联合贸易公司,吸收贫困户参加,使他们很快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他说“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正富。”近年来山区的农村青年们为灾区人民捐钱捐物,为前线战士捐赠物品,他们的情感心理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性格心理
山区农村青年长期处于闭塞、单一的生活环境中,在“出门扛锄头,进门摸炕头,夜晚抱枕头”的圈子中过着刻板的生活,从而形成与外界很少交际,〓“生人”不敢“搭讪”的自卑心理,很少考虑事物间复杂的内在联系,靠别人“摆拨”、“使唤”,这种缺乏个性。按部就班的特点往往被“长辈们”称作“老实”、“听话”这种类似“机器人”的性格心理,在今天,被山区青年视之为“没出息”、“窝囊”。他们开始善于交际,也善于观察,开始学着城里青年的“行话”和时髦语言,相互见面,寒暄之后,也还来句“古得拜”他们善于交朋友,不但和乡里青年,也和城里青年交朋友。他们在城乡之间的经济流通渠道里寻找着属于他们的那一小块块领地。
由无向到有向的自我心理。
山区的农村青年们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长期在“上工一声哨,干活队长叫,出工小出力,工分组长报”的圈子里转游,缺乏独特的、有棱有角的个体心理。因此,可以说山区农村青年的自我心理是没有方向的。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以家庭为主的经营单位,实行了承包责任制,从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领域内迈进。这时的山区农村青年不仅是家庭经营的骨干,而且被理所当然的推向了经济流通的“旋涡”之中,成了家庭经营单位的“掌柜”。也有不少青年人谋思着跳出家庭的圈子,在城乡之间开辟一条有自己形象的“农商兼作”或经商之路。个体户、专业户的出现,乡镇企业和联合经营的扩展和问世,使当代山区青年的自我心理开始成熟起来,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自我心理开始有了方向他们在开始摆脱家庭决策者的位置,作为自我个体的决策人,步入城乡市场和更广阔的经济领域之中。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富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