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科学种田,当年缺粮吃了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098
颗粒名称: 不信科学种田,当年缺粮吃了亏
并列题名: 相信科学种田,粮食连年夺高产
其他题名: 从大桥沟种地膜玉米说起
分类号: F329
摘要: 1989年5月13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彭阳县沟口乡上马洼村大桥沟小队用地膜生产玉米的文章。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地膜 玉米

内容

彭阳县沟口乡上马洼村大桥沟小队共有三十三户二百零四口人,是一个半山半川的纯回民生产队。
   过去这个队的部分群众对科学种田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地膜玉米更是不大相信。一九八七年,国家投放农用地膜,鼓励农民种植地膜玉米。当时有人认为,地膜玉米太费工,不知道收成咋样,于是便出现了因不愿种植和村队干部发生口角的事。但许多农民却相信党和政府号召的事没错,科学种玉米产量肯定是好的。两种认识,出现了两种结果。一部分农户,多的种一亩半,少的在半亩以上:一部分农户,免强种了三、四分,还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的。思想上重视的人采取了追肥、灌水、和抽穗去雄等措施,亩产接近和超过了五百公斤,旱地玉米亩产也超过三百五公斤以上。而不信科学种田,思想上应付的人,种时不细心,种上再不管,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那些不信科学的人被事实教育了。
   去年,尽管种一亩地膜玉米包括化肥投资六十多元,但群众认识提高了,对科学种田相信了,技术也逐步提高了。这一年全队每户都种植一至二亩,平均亩产四百多公斤,高者达到五百五十公斤。一些人多地少的农户因此而解决了往年不够吃的问题,少数人开始有余粮。
   为了种好地膜玉米,去年秋天大桥沟的农民结合耕地就施上了磷肥,炭铵和农家肥,有的在今年种玉米前,对土地进行了浅耕,施上了各种化肥和农家肥,打磨了土地。供销社调回化肥、地膜的消息传到大桥沟,村、组干部立即组织农民购回了地膜和化肥。恰逢回民斋月,农民们乘着有利的墒情,早上太阳不出就下地,晚上太阳落山才回家,截止四月二十五日经种植五十四亩,除完成任务的80亩外,还给麦田套种十亩。马玉龙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玉龙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彭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