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牢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558
颗粒名称: 说牢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4月15日固原报登载关于发牢骚不应提倡,但不要因发过些牢骚就把人才弃之不用的文章。
关键词: 牢骚 青年 干部

内容

日前在某县采访,曾听人说,一位秉性耿直,才识俱佳的青年干部,因对一些看不惯的事情发了些牢骚,结果在考察对其提升使用时,有的官爷据此开了『红灯』。
  听罢此事,我很有点感慨。不由对『牢骚』追了一下根底,牢骚何意也?翻了些工具书,有的说是『抑郁不平之感』,有的说是『说抱怨的话』。照书本说来,问题又似乎变得不足挂齿。然而政治生活中,事情远非如此。现实中有的人视牢骚如大忌,稍听一点就如芒在背坐立不宁;有的人则认为好发牢骚的人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差。甚至有这样的人,在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把牢骚作为缺点错误抖出来,结果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有识之士,因为发过一些牢骚,就一直『吃不香』。而那些对不正之风保持缄默,平时吃好的,穿烂的,进了会场装呱的『老好先生』,反倒受某些官爷们的宠爱,虽然德才平庸,却因不发牢骚而青云直上。一个人爱发牢骚固然不好,但因此就轻易地断定这是缺点或错误,实属欠妥。从某种意义说,牢骚也是群众情绪的一种反映。因此,对于牢骚要具体分析。有的牢骚,是对某种官僚主义作风的不满;有的是对压抑人才的不平;有的则是对不正之风的抨击,当然,也有一些是对某种事物,某种做法还缺乏理解……现在社会上不是有许多人端着碗吃肉,饭后骂娘吗?对此类看似反常的『牢骚』现象也要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斥之为『思想落后』『反常』中往往包含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正常的情理: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实惠,而更关注的是整个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当然,『发牢骚』这种表达意见的方式是不足取的,但在那些把党风党纪当儿戏,也把群众心平气和的意见当儿戏的地方,有人能够发出嫉恶如仇、仗义执言的呐喊,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发牢骚』并非一概都是坏事。
  改变因牢骚而废人的做法,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出以公心,善断真假,既不能一俊遮百丑,也不能因一句牢骚而掩大德。实事求是,贤明公正,正确看待牢骚和爱发牢骚的同志。这样,一旦有人发了些牢骚,也能知其长短,量才而用。
  写完这篇论坛,需要声明的是,笔者绝非有鼓动乱发牢骚之意,我之愚见,发牢骚不应提倡,但不要因发过些牢骚就把人才弃之不用。
  (长青)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长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