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地区城镇劳动就业的思考(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255
颗粒名称: 固原地区城镇劳动就业的思考(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3月8日固原日报刊登了题为“固原地区城镇劳动就业的思考(上)”一文。
关键词: 固原 城镇 劳动就业

内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加之社会人口的自然增长,解决老职工困难和农村富裕劳力的转移,带来城镇人口的猛增等因素,城镇劳动就业愈来愈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城镇待业人员乃至亲属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诚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和影响,解决城镇劳动就业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各方面的困准显得更多更大。然而还十分有必要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千方百计统筹解决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劳动就业的基础,而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必然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贫困地区更加重要。
  (一)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固原地区城镇劳动就业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是劳动就业工作已经和正在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地、县及其单位已把城镇待业青年的劳动就业作为大事给予了积极的关心和指导。地区行署1987、1988两年分别专门下发文件,各县人民政府也很重视劳动服务公司的建设,下了很大功夫来解决资金、场地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传统的就业观念正在逐步转变。过去,不少人对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这种“三结合”的就业方针不甚理解,总认为国家统包统配、端“铁饭碗”才是就业。现在随着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开始被人们接受。从而出现了隆德、海原县城镇待业青年到杭州、上海等地进行跨地、跨省谋技谋业和县委书记送子女出门自谋职业的可喜事例。待业青年自立“门户”,从事各类个体经营者逐渐增多,仅固原县城镇待业青年中就有40余户。
  三是劳动服务公司企业发展较快。到1988年底,全地区各系统(单位)共建起劳动服务公司49个,开办生产和服务网点129个,从业人员1669人,实现利润70.67万元,上交税金38.72万元,总产值达到1260.69方元。这些劳动服务公司企业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已摸索出一些很好的经验,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为今后网点的发展和管理作了示范,对全地区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起了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是“系统包单位,单位包安置”的承包责任制正在全面推行,有的正在积极筹办,仃的已初见成效
  当前,固原地区城镇劳动就业虽有所进展,但由于面临第二次待业高峰,安置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88年,全地区有待业人员5900多人,其中待业青年4800多人,女青年就占65%以上,造成的直接原因,一是“农转非非”增加较多,城镇待业青年剧增.二是就业难点多。现有就业结构构构 层次单一,偏重商业、饮食服务业,开发性生产项目很少。三是个别单位领导对劳动就业工作仍不够重视,安置就业消极被动。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兆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