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的足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252
颗粒名称: 能人的足迹
并列题名: ——记西吉县红庄村农民张少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3月8日,固原日报刊登了题为“能人的足迹”一文。
关键词: 西吉县 农业 张少力

内容

张少力,这位年岁五旬的庄稼汉,10年前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家7口人,每年人均口粮不足150斤,人均收入50元。改革的春风驱散了笼罩在山村上空的迷雾,张少力从长梦中警醒,他甩开膀子烧瓦捏砖,建房开店,养蜂酿蜜。短短的10年,成了全县赫赫有名的农村能人。1988年,他家经济收入入 6540元,人均654元。
  农村改革初期,他盯上了村里漫山遍野的黄土——那是烧砖捏瓦的好原料啊!他带领两个儿子和几个穷乡亲挖窑、平整场地,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起初,由于技术不熟练,他们烧出的砖瓦质量不高。就在这时,有的想打退堂鼓,提出散伙,可张少力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他鼓励大家:“人总要有点骨气,咱们把碌碡拉到半山腰,就要一鼓作气,绝不能让它滚下来。”他和大家齐心协力边学边干,终于成了烧砖瓦的行家里手。从1980年到1984年,父子3人烧砖瓦收入了12000元,平均每年收入3000元。
  红庄村座落在公路旁边,远离县城和乡政府,本村农民赶集很不方便。张少力在公路旁盖起了两间简易房和一个高房,用烧砖瓦积攒下来的1000块钱购了些小百货,高高兴兴地开张营业了。他起早贪黑,文明经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吃饭睡觉时候,群众随叫随到,热情服务。几年来,总收入达14000元,年收入2000元。
  火石寨一带山青水秀,花草茂盛。1984年,南方到这里放蜂的人告诉张少力,他们一天能赚10多块钱。张少力灵机一转,为二儿子拜了一名四川师傅,买了8箱蜂,开始干起放蜂营生。就这样,一个20来岁的未出过远门的山里娃,跟随这些南方人冬去江南,夏返西北,一干就是5年。他儿子的脑瓜子越转越灵,养蜂技术也越来越精,收入逐年增加。到1988年底,儿子靠养蜂收入10000多元,蜜蜂由8箱发展到44箱。
  张少力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打开了锁在农民身上的精神枷锁,驱走了“穷魔”,住房由两孔破窑洞变成了8间砖木结构、造型美观的新瓦房,还添置了新式家具,购买了4辆自行车和3台收录机。3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全家10口人都戴上了上海牌手表。(潘孔红)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潘孔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