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八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170
颗粒名称: 令人不安的八万
并列题名: ——泾源县计划生育面面观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9年2月22日固原报登载关于泾源县计划生育的文章。
关键词: 计生 人口 经济

内容

刘长青 杨万升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统治阶级镇压了回民起义后,把 、陕西和甘肃的万余名回民移居到泾源,从此,他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理所当然的主宰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祖先们绝未想到,子孙们竟达八万!
  八万,令人不安!
  ▲解放初期,泾源县有人口3万多,1988年已近9万人,40年增长近3倍。
  ▲解放初期,全县人均耕地7.3亩,1987年减少到3.2亩,1988年人均耕地已不足3亩。
  ▲泾源县76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114人,已超过全自治区人口密度(全区每平方公里63人)和全国人口密度(全国每平方公里109人)
  ▲解放初期到1986年,泾源县粮食总产从530多万公斤增加到1500多万公斤;人均粮食从1949年的254公斤下降到125.4公斤。
  纵观泾源县的人口发展史,教训是深刻的。盲目的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扶摇直上。耕地减少,粮食占有量下降,过去一亩地所产的粮食一个人吃不完,现在是3个人不够吃。能开的荒地都开了,在人们无穷的索取下,大自然的造血功能失调。耕地减少,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必须花大气力控制人口增长。
  (例)兴盛乡某村一位妇女,前后已生养3男2女,其夫去新疆时隔10年后,这年已近60的老妇又生下一女。此时,恰逢大儿媳也生育第4胎。
  儿子责怪母亲:都60岁的入了,还养孩子,不怕别人笑话!
  母亲指责儿子:笑话着咋哩?女人生娃是“胡大”给的,人有啥法!
  陈腐的生育观念,发人深思。现在这家人已发展到十四、五口。
  ▲泾河源乡现有痴、呆、傻残疾人100余户300多人。这些人大多已成家,他们的配偶对象一般是痴人娶傻子,哑巴嫁瞎子,加上近亲结婚,给多少个家庭酿成了苦酒!
  (例)某村一赵姓傻子,与一痴呆妇女结婚,先后生育5个孩子,其中4个孩子痴呆,另一女孩智力发展还不全。一家7口成了村里老“救济户”。
  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据报载:去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规定》,其中规定了痴呆傻人必须施行绝育手术,未婚者有关单位一律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违背科学的配偶,生育了一代又一代痴、呆、傻人。他们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压力越来越沉重。然而,这种可怕的婚配在一些地方仍旧延续着……
  甘肃的这条规定好,我们值得借鉴。目前的人口问题,不单是计划生育,更应是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
  ▲早婚、早育的现象令人不安。去年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泾源县人口抽查中发现:1982年到1987年,兴盛、惠台两乡仅17岁以下结婚的女性就达357人(最小仅15岁),占已婚妇女的14.23%。黄花乡1986年1月至9月准予登记结婚的63对男女青年中,不到法定年龄的就有14对,占22%。
  早婚必然早育。关键是《婚姻法》在这里还没有得以贯彻执行。
  ▲七十年代初,这个县在抓计划生育工作中,曾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长抓不懈,见了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1年34.21%下降到11.84%,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但,去年这个县的人口增长速度又明显开始回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到19.28%,怎么办?
  近年来,泾源县的计划生育历尽艰难,把一个受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最深的回族聚居县的工作做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赵紫阳同志指出“现在有两件事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是计划生育,这是第一难的,一个是合同征购粮。”
  泾源县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本世纪末,把全县人口总数控制在11万,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新年伊始,县上召集近200名县、乡、村的干部,研究制定新的控制人口措施,总结经验,寻找教训;表彰了2个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5名先进个人,对7名严重超计划生育的干部职工分别给予了免职、开除工职和各种党纪处分;全县领导干部层层签定了1989年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把人口控制指标已列入考评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可喜的兆头。只要坚定不移地控制人口、提高素质,泾源县的经济振兴大有希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长青
责任者
杨万升
责任者
赵紫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泾源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兴盛乡
相关地名
泾河源乡
相关地名
兴盛
相关地名
惠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