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地球敲响了警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060
颗粒名称:
地球敲响了警钟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9年2月4日固原日报刊登了题为“地球敲响了警钟”一文。
关键词:
地球
警钟
内容
《圣经》中这样说道:“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球却永远长存。”
不,地球并不会永远长存。
科学家们预测地球的寿命至多还能维持40至50亿年,那时太阳的氢将燃烧殆尽,膨胀的太阳会烧毁周围的行星,地球将招致灭顶之灾。
200多万年前,当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时,这颗行星就为人类创造了充足的生存条件——陆地、海洋、森林。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人类就不停地向这个星球开战。然而,他们的暴虐与摧残反过来也终于惩治了自己。
人类是否会因此缩短这颗神奇而纷乱的星球的寿命呢?我们是否会将养育人类的星球过早地葬送,而毋需等待40亿年后那一天的来临?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推断与预测,却又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1988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了来自10个国家的33位学者和官员在美国博尔德举行了为期3天的会议。有关气候变迁、人口、废物处理和物种保护等各方面的专家,就这颗星球所面临的困境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广泛而现实的建议。
1989年1月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出人意料地评选处于“危险中的地球”为1988年的“风云行星”。这与《时代》周刊的传统作法,一年一度评选“风云人物”截然不同。
《时代》周刊认为,在1988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比这个由石头、土壤、水、空气组成的人类共同居所更发人深思、更被突出报道了”。
一、地球的困境
1988年回荡在地球上的冲击波,向人们发出了这颗星球危险的信号
地球的警告
1988年对于地球上的人类而言,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未如此融洽过,但是在这平静的和音之后,大自然与人类的矛盾却也从未象今日这样如此引人注目。
使地球陷入困境的元凶就是这颗星球的主人,人类自己。
人类在这颗星球上迅速繁衍、发展。1800年,地球上就有了10亿人口;1930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1975年又翻了一番。人口的指数级增长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的成功,但是有限的地球成为人群密布的场所又不禁使我们感到后怕。
随着时间的进程,人类对自己所居住的星球更加随心所欲。技术进步象是潘多拉的盒子里飞出来的恶魔,打破了自然的平衡。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所有人类的胡作非为提出了警告,但是,人们却充耳不闻。
1988年,地球终于忍耐不住发话了,这犹如上帝警告诺亚洪水来临那样。这一信息振聋发聩,人们突然开始洗耳恭听,并思索着这个信息所带来的不样之兆。
在美国,从加利福尼亚到佐治亚之间的地带连续3个月遭受旱灾,这使美国的谷物收成下降31 %,数千头牲畜死亡。连续7个星期的热浪使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升至华氏100度以上,这加深了人们对可怕的“温室效应”的担心,即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气体的增加所引起的全球性增温。久旱无雨,使美国的西部森林遭受火灾。美国的大多数海滩再也寻找不到昔日的影子,垃圾、污物及医药废品到处漂浮。
地中海、北海及英吉利峡的海滩上也遭受类。似的污染,飓风席卷了加勒比地区,洪水摧毁了孟加拉国,种种自然灾害折磨着“龙年”的中国,这使人想起了大自然的无情力量。刚刚发生的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使大约5万5千人丧失性命。
这些灾祸大部分古已有之,有些最严重的灾难显然与人类的所作所为毫不相干。但去年反常的气候以及生态上的灾难,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注意。
人们突然感觉到,这颗旋转的星球,这个众所周知的生命汇聚之地,正处于危险之中。
(1)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钱峰
责任者
刘宁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