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畔的“百点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021
颗粒名称: 清水河畔的“百点赛”
分类号: F129
摘要: 1989年黑城乡团委多方位、多门路地组织带领团员青年脱贫致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个个。
关键词: 团委 团员青年 百点赛

内容

位于清水河西岸的固原县黑城乡团委,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脱贫致富百点竞赛”活动。他们在全乡40个团支部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1个团支部为“点”参加竞赛乡团委首先从抓团员青年的思想观念更新入手,采用“摆现状,找原因,寻门路,弃贫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他们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团员青年认识发展商品经济的好处,明白我们贫困地区不是无路可走,无事所为,而是思想认识跟不上,缺乏发展商品生产的观念。
  在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乡团委根据青年人喜欢外出见世面等特点,以抓劳务输出为突破口,动员团员青年“走出门,去挣钱”为此乡团委还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到银川、包头、青海、兰州等地联系,先后向银川市三八综合服务公司等单位输送劳力235人。红城村团支部团支书带头一次向海原县机砖厂输送劳力150多名。黑城村青年张志刚,刘文义承包了内蒙一个机砖厂,带领本村40多名团员青年大干。在抓外向型劳务的同时,乡团委还设法向劳力少,不宜外出的团员青年就近找季节性劳务门路,使他们不荒田,也挣钱。通过抓这项工作,在全乡输出和转移劳务的3400多人中,团员青年占80%以上,年输出人均收入达600多元。
  他们还因地制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团委联合乡农科站先后举办了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建筑技术、药材栽培、地毯、白皮加工工艺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达368人,为发展城乡商品经济学到了手艺,增添了致富门路。
  另外,他们还立足当地实际,搞“小开发”活动。团庄村团支部根据本村有木材和木工多的优势,组成木器加工组,奔波于乡间,为农户打家具,盖房子,增加经济收入。黑城村青年李金杰在乡团委的帮助下,贷款3000元,办起了玻璃纤维厂,吸收本村贫困青年15人。小河村团支部组织成枸杞栽培研究小组,在自己枸杞园中搞实验,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年来,黑城乡团委立足当地,面对现实,多方位、多门路地组织带领团员青年脱贫致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个个。“竞赛点”正孕育着花蕾,不久他们就会在清水河畔竞相开放。
  本版稿件均由固原团地委提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劳力
相关人物
张志刚
相关人物
刘文义
相关人物
人员
相关人物
另外
相关人物
木工
相关人物
李金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固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