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沉重的手术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948
颗粒名称:
沉重的手术刀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9年1月21日固原报登载了小说《沉重的手术刀》,讲述了陈总心情兴奋,多次抱病参加中央会议,由于体内癌细胞扩散,病情明显恶化。
关键词:
文学
长篇小说
手术刀
内容
“九·一三”事件后,陈总心情兴奋,多次抱病参加中央会议,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活动。与此同时,陈总由于体内癌细胞扩散,病情明显恶化。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陈总由总医院转往日坛医院进行放射治疗。陆惟善也随陈总来到日坛医院,他在那里住了4个月,一直参加陈总的治疗抢救工作。在此期间,周总理曾多次前往医院看望陈总。
1972年1月6日23时55分,陈毅元帅因癌症广泛转移逝世。陆惟善是7日凌晨4时回到总医院的。回首为陈总治疗的过程,他不时发出长吁短叹,泪水滚落胸前。
陈总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总医院举行,陆惟善臂戴黑纱,多次前往灵堂向陈总遗体告别。
陈总逝世后,社会上有过传言:林彪及其死党指挥手术医生在陈总体内有意留下癌瘤,致使陈总癌症扩散不治。有段时间,陆惟善在外地的子女也不敢给他写信,他们不知从哪里得到的“可靠消息”:“总医院有8名为陈总治病的医护人员被逮捕……”他们猜想:父亲是总医院外科主任,必然参加了陈总的手术,现在被逮捕,定是“上了贼船”。他们决心同父亲划清界线,还要求在总医院内科任总护士长的妈妈也同陆惟善划清界线。
沉默,天下父母之心难忍的沉默;沉默,共产党员坦然的沉默。他们用沉默代替解释,用时间来求得子女们的理解。
(二)
1969年4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关于陶铸的病情报告》上批示:“拟同意送入301医院,进行保密治疗。即呈主席批阅。我是看了4月3日警卫局的报告才知陶的病状较重,经追问后,送来这一报告。”
陶铸同志被监护期间,因初诊为“肝炎”,被送入302医院。但301医院为陶铸同志检查后,排除了“肝炎”的诊断。总医院领导通知陆惟善前去会诊。
由于“文革”初期的大动乱,使北京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由北京医院交给解放军总医院。1968年以后,解放军总医院接管了大部分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任务。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陆惟善承担的医疗保健工作成倍增加。十年浩劫中,他有1/ 10的时间是住在毛主席、周总理身边,担任医疗、保健工作;他给9位元帅中的6位做过手术或检查;还为上百名将军做过手术或治疗……
在10病区,他们见到了面容蜡黄、消瘦的陶铸同志。检查后,他们认为:陶铸同志右上腹的包块很可能是癌症,应尽早确诊,然后手术治疗。
周总理很快批示:对陶铸同志的病情要积极治疗。
4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参加陶铸同志手术的医务人员来到人民大会堂,向周总理汇报陶铸同志的病情和手术方案。周总理进场第一句话就问:“护士同志来了没有?”答:“来了。”周总理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周总理神情专注地听着他们的发言,并不时插话提问。
当总医院副院长汇报到为手术已配好了4000毫升血液,挑选了12名血型相符的同志准备献血时,周总理问道:“血液存放在什么地方?”
“医院血库。”
“血库离手术室有多远?”
“还有一段距离,大约三五百米。”
周总理当即指示:手术时要把血液放在手术室,随用随取,要把献血的同志安排在手术室门口,随叫随到。
尽管周总理对陶铸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怀,但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委书记的陶铸同志,病历和床头卡片上的姓名被迫使用“王河”这个化名。
为陶铸同志手术后,陆惟善在专案组人员的监视下,详细向陶铸同志的夫人曾志介绍了情况。而当时有人宁愿缄口不语,多说话危险,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飞来一顶可怕的“帽子”。
但是,由于林彪罪恶的“一号命令”,陶铸同志在手术后几个月被秘密送往安徽合肥,不久在那里逝世。
(未完待续)
本版编辑、美术:张隽义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卫东
责任者
张隽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