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法村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801
颗粒名称: 团法村十年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0年至1989年团结村通过农村改革,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已经变为现实。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经济

内容

本报记者 王亚平 刘长青 通讯员 潘孔红
  团结村,地处西吉县城郊。虽然土地肥沃。但多少年来,愚昧和饥饿仍然笼罩在这块土地上。直到1980年,团结村农民的生活字典里还清楚地写着“穷”字。
  生活赐予人们许多,同时人们也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变生活,但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大包干的浪潮从皖北山区,从中原大地,从泾渭河谷……向六盘山区涌来,农民挣脱“左”的束缚,在广阔的田野上演奏出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旋律的进行曲。1985年,一部音色和层次都更为丰富鲜明的奏鸣曲又在农村奏响,农村经济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大转折啊!
  阳历12月,记者来到西吉县城关镇团结村,采访了这个大变革合奏曲的演奏者,看到了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它,作为农村改革的一角,10年的历程,给人留下了比花开花落更丰富的启示!
  改革引起的大震荡
  1980年,团结村解放后的第30个年头。这块贫瘠而凋蔽的土地,曾显示过生机,被旧社会压弯腰的农民伸展过脊梁,过上了舒畅的日子。然而,长时期“左”的束缚,制约了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单打一”的生产方式,统得过死的集体经营模式,把团结村人捆得死死的。30年时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人均年收入最多没有超过80元。
  1981年,大包干的热潮冲击着农村每个角落,团结村自然也受到震撼。小麦刚上场的时候,上面来人组织大队干部讨论大包干,大多数干部想不通:“不分不分,几十年闹起来的集体,难道又走回头路?”
  谈到这里,姚村长苦笑着说:“那个时候真格想不通。毛主席打了几十年天下,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是‘资本主义复辟’吗?那时哪懂得‘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这个道理呀!”
  农民中同意包干的是多数,但搞惯了运动,人都不敢说心里话。只有几个青年人倒敢说:“人都成了机器,劳动不自由,生产搞成这个样子,应该分!”认识虽不一,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1年团结村还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全面实行“大包干”。从此,团结人掀开了创业史上崭新的一页。
  “砸了大锅饭,磨不推自转!”承包的第一年,人的潜力、地的潜力就显示出来。粮食亩产突破100公斤大关,人均收入比1978年大幅度增长那些干一天活“抵不上老母鸡下个蛋”的农民,这年,也戴上手表骑上了自行车。如今团结村的粮食亩产已达2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258元。在一幢幢红砖青瓦的农舍里,哪家不是陈设一新?
  比物质生活变化更令人感奋的是观念上的变化。记者与村民闲聊中,他们谈到大包干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自由”。农民对“自由”的表述和理解,是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过去,农民说句话都担心“上纲上线”,穿件新衣服也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种田收割都由上面统一安排。大包干后,劳动自由了,从事种养业可以,进城搞流通也允许;种植什么,各户因地制宜。抚今思昔,团结人怎不为心灵和行动的自由而感慨万千?村长姚景秀告诉我们,团结村有近千亩水浇地,大集体时的农田改造都按上级指令进行,农民只有埋头苦干。现在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利用水地搞商品蔬菜生产,菜园子变成了致富的摇钱树。
  改革大潮中的商品经济
  1985年以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为标志的农村第二步改革开始了。团结村农民突破小农经济的障碍,不失时机地投入到这股变革浪潮中,跨进多产业发展的新天地,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舞台上,争相扮演着新的角色。面对少得可怜的土地,单抓粮食,农民就吃不饱肚子,怎么办?农民都在思考着……庄稼人不种粮食行吗?0.分地种粮,风调雨顺最高亩产也不过千斤呀,一连串的问号,引起了干部群众的警醒,他们及时矫正发展战略,选择了发展蔬菜,以工补农的路子。镇科协深入农户家,帮助农民举办科学种菜学习班,成立了蔬菜生产研究小组,心贴心地指导农民发展蔬菜。这招真灵,好一个“以工补农”,家家户户都动开了,收入增加了。今年,一自然村种蔬菜160亩,收入11万多元,加上工副业收入,人均纯收入340元。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团结人的眼光引向一个普通的家庭,那么,在大力提倡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农民的眼光则瞄准了市场。
  走进繁荣的西吉县城集市上,记者遇到一个中等个儿,面色白净的农民,正在指挥两个徒弟焊接钢窗。从衣着、风度上看,他就像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就是当年因给别人修车被割了“尾巴”的陈光辉。而今,陈光辉办了一个家庭修理厂,年平均收入3万元,人均3千多元。家里有汽车、大彩电,还花二万元修建了一座新庄院,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在这些能人的带动下,团结村人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吃着碗里的,瞅着盆里的,惦着锅里的”。竞相演出自己的拿手好戏。40岁的妇女窦兰香离开转了几十年的“锅台”,在县城贩运蔬菜、瓜果,还用地膜种植莲花白、西红柿等3亩,年收入3千多元,给4个娃子娶上了媳妇。现在,这个村已有近250名妇女在外面“闯世界”,年收入几十万元。
  市场,信息,对农民来说,本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今天的团结人也千方百计去接触它,掌握它。村里一个裁缝,得到儿童服装销路好的信息,马上从市场购回一批儿童衫,在衫上绣了熊猫,花鸟等图样,然后投放市场,风行西吉县城。
  采访中得知,全村1000多劳力中,除各自承包土地外,有400多人从事经商、贩运、跑运输、搞修理加工、服务业和劳务输出;全村11个自然村,有8个种植蔬菜专业村,种植面积达320亩,年产蔬菜150万公斤,收入21万元。所产蔬菜除满足本县吃菜外,一半多还销往外地。今年,全村总收入达80多万元。村里有手扶71台,汽车21辆,电视280台,有80%的农户打了新庄院。
  可喜的数字,可喜的变化,标志着团结村农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有人说这与县、镇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功劳分不开。但是,雄鹰飞上高空,翅膀总是自己展开的。
  改革中的喜与忧
  经过10年改革,团结村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已经变为现实。农民祖祖辈辈奉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的道德观念都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物从乡村田野突发出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记者也听到了在这欢快的农村改革交响乐中一些不协调的音符。困惑,不时缠绕在团结村农民的心头。
  记者和几位在街头摆摊的农民聊天时,他们说:现在的政策没嘛哒,就是物价上涨得劲大。今年农业生产资料比去年普遍上涨20%,日用品涨价不谈,钱多少还买不上,农民们的日子不好过啊!当记者提到油料收购难时,他们说:“农民种地的时候谁也不来,收购油料的时候领导都催来了。
  “化肥涨价、农药涨价、地膜涨价……县上每年调购不少平价化肥,而到农民手里就全成了高价,现在是高价种地,低价卖油料,赔钱的买卖谁愿做!”
  “集市上油籽的价钱比国家收购价高得多,差价这么大,这是成心让农民吃亏!”一个养猪农民见了记者也诉苦不迭:“大包干时,觉得政策好,干起来也很有心劲。现在呢?改革统派购制度,说要按价值规律跟农民打交道,却怎么也落不到实处。我养猪,上面一会说‘养猪好’,拚命催我发展:一会叫“太多”,让我‘自谋出路’,连配合饲料也不供应给我,商品经济咋能发展呢?”
  几天的采访,令人感到:团结村农民有欢欣也有困扰和隐忧,诸如农业生产后劲不足,部门如何为农业服务,第二步改革劲往哪里使,化肥、农药、柴油买不到,谁来管等等,又成了绕不开的改革话题。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亚平
责任者
刘长青
责任者
潘孔红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姚景秀
相关人物
陈光辉
相关人物
窦兰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城关镇科协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