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的做法是农业为本工业致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714
颗粒名称: 隆德县的做法是农业为本工业致富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8年贺兰山下的隆德县潮湖吊庄的地面上,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出了10来个工厂烟囱。它喷云吐雾,给这个建设了5年时间的移民区增添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 农业 工业 致富

内容

在贺兰山下的隆德县潮湖吊庄的地面上,最近几个月来,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出了10来个工厂烟囱。它喷云吐雾,给这个建设了5年时间的移民区增添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潮湖这个地方,三十年来一直是各种农场的开垦地;公安部曾办过劳改农场;国务院曾设过“五·七”干校……然而,它们被飞扬跋扈的风沙、盐碱一次次地吞没了。1983年,自治区决定隆德县在潮湖建设吊庄,搬迁移民。5年来,已有1000多户5100口人在这里重建家园。经过艰苦地改造和开垦,已有耕地1万亩,农田灌溉工程也初具规模。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应用,使这里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今年夏粮总产达150万公斤。吊庄农民已有80%的农民解决了温饱,60%的农户脱了贫。
  但单靠常规性的发展农业,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吊庄治穷致富的问题。“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现实促使隆德县委、政府作出了在搞好吊庄农业的基础上,依靠交通方便,离矿产资源较近的优势发展吊庄工业的决策。制定了《潮湖吊庄移民区全方位开放发展工业的规定》。以“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设备,联营办厂”为目的,招贤纳士,广集人才,欢迎工、商各界共同建设潮湖。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八方的客商。经过半年多的联系、协商洽谈。现在,来这里考察办厂的有137家,确定项目的有50多家,已签订合同的有34家。共吸收资金450万元,引进工程师、大学教师等技术人才80多名。建成试产的有5家工厂,正式投产的3个厂,总产值达77.47万元,安排移民中的剩余劳力419人。
  (耀荣 友萍 淑娥)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耀荣
责任者
友萍
责任者
淑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隆德县潮湖吊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