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484
颗粒名称: 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强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8年隆德县峰台乡龚岔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形势和任务教育为主,对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思想 教育

内容

本报讯 隆德县峰台乡龚岔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形势和任务教育为主,对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龚岔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近几年来,村里打架斗殴、偷盗、离婚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把农村改革不断地引向深入,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登门串户、召开各种会议、收听广播等形式,用算帐对比的办法进行形势教育,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他们一算口粮帐。过去吃粮靠国家,穿衣靠救济,年年饿肚皮;如今多数农户吃粮靠自己,家中有盈余。二算经济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农民从早忙到晚,一年收入仅几十元,家中连油盐钱都没有;如今全村有四分之一的劳力搞劳务输出,靠勤劳致富,人均收入超过150元,村里还出现了万元户。三算住房帐。原来村里家家住的是烂塌房,有的贫困户一家几代人住一座破屋;近几年来,全村共建大架子房5座,滚木房32座,翻建新瓦房18座,有的专业户还修建了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农户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式家具。村貌大变样。四算教育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村只有4个中学生,学龄儿童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去混工分,扫柴禾;现在全村90%以上的学龄儿童入了学,有近40名中学生和中专生。五算家畜帐。以前全村只有80多头大家畜,现在发展到145头,户均1.9头。在形势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地讲成绩、讲困难、找办法。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农村改革的形势,使农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克服困难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过去,大家祖祖辈辈守着穷山沟,走趟县城就算见了世面。如今他们改变了旧的传统观念,上银川,闯天津,下江南。全村有40多人常年在外靠劳务输出致富。村里不少能人进县城修表、做衣服、开饭馆。村民们高兴地说:政策是个宝,只要手艺巧,致富跑不了。村民王志远兄弟俩靠养蜂致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农家妇女杨菊兰,过去只知道围着锅台转,现在在城里开起了小饭馆,一年纯收入几千元。眼下,全村大多数农户靠勤劳致富脱贫,人们对农村广阔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赵小平)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小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