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对固原地区的考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334
颗粒名称:
对固原地区的考察
分类号:
F327
摘要:
从1983年以来,固原地区在国家的扶持下,用“三西”资金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使固原地区农村经济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增添了新的活力,出现了转机。
关键词:
农村
经济
经营
观念
内容
固原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山区,属我国黄河中游地区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也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从1983年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用“三西”资金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使固原地区农村经济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增添了新的活力,出现了转机。这五年多大家一致看法:一是基本扭转了长期以来未解决的植被破坏的局面。新增种草面积220.1万亩,造林243.3万亩,户均达到9.4亩草,10.4亩林;综合治理小流域86条,1800平方公里,累计达到4000平方公里。据西吉县调查,坡面沟头年流失泥沙由治理前的1479万吨下降到561.1万吨,减少近三分之二。燃料奇缺问题基本解决,铲草皮、挖草根、滥开荒的现象已被有效地制止。二是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新增灌溉面积6万亩,累计配套水地达到58万亩;新建“三田”31.8万亩,累计达到100万亩,水旱基本农田人均1.1亩。加上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抗灾能力增强。大旱的1982年,全地区粮食总产只有2.79亿斤,1987年在连续大旱18个月之后,粮食总产仍达到3.8亿斤,今年是历史上收成最好年份之一。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产值1986年突破一亿之后,去、今两年仍然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预计今年底可达到1.8亿元以上。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除羊只外,各类牲畜都有较快发展。现在户均饲养大家畜1.8头、羊5.2只,汉民户均养猪2.6口,牧业产值比1982年增长78 %。这个地区70%多的农户已经解决了温饱,其中50%的农户家中有了余粮;30%的农户盖了新房,10%的农户开始富裕起来。三是农村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治穷致富的信心增强了,看到了希望,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地方找到了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门路,开始树立起商品意识,初步形成商品经济、多种经营的观念,逐渐从长期以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中解放出来,积极性不断高涨。经过“三西”五年多的建设,全地区在生态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正在或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还是初步的,但为今后农村经济开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今后四年的“三西”建设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三西”建设资金的投向除继续强化基础条件外,要同建设基地系列开发相结合,集中解决连片贫困户的问题。固原地区的同志建议: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要立足于本地资源,建立一批“龙头”项目,逐步形成资源的系列开发和多层次的加工增值能力,形成区域化、基地化的生产规模和一定批量的拳头产品,以此带动千家万户多门路脱贫,走综合开发之路。隆德县的同志建议,他们县的贫困户主要集中连片的在六盘山一带的11个乡,有3.18万人,贫困面占这些乡人口的44%,国家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建设猪、牛和蚕豆、洋芋基地,实现“五个一”(即人均一亩蚕豆、一亩洋芋;户均一头牛、一口猪、输出一个劳力)就可以脱贫,其他插花的贫困户交给县乡,经过正常工作可以解决。彭阳县同志围绕着扶贫提出搞五个系列、五个基地(即粮、油、水果、蔬菜、小家畜基地和亚麻、淀粉的深加工及果品、皮毛、煤炭五个系列开发);海原县提出搞三个系列、四个养羊基地(即皮毛、食品加工、开矿系列开发和北部滩羊、中南部栈羊、小尾寒羊及绒山羊基地);西吉县提出建设三个系列、一个市场(即养兔、养鱼、洋芋加工系列和兴隆皮毛市场)。现在,各县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有了一些类似打算和路子。据固原地区调查摸底,集中连片的贫困户主要在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两大片,共84个乡,6.68万户、38.69万人,贫困面占这类地区当地总人口的37%。(高出一般地区10%以上)今年计划扶持2.53万户,占贫困面的32.8 %,通过劳务输出、乡镇企业、养殖商品和种植经济作物等2617个项目扶贫,预计当年可以脱贫的户占扶持户的70%以上。从实地考察和走访农户的情况看,大部分是可以实现的。各县对扶贫工作一是领导重视;二是底子基本清楚;三是找到了一些路子;四是落实了措施。他们提出“连片扶贫、建立基地、系列开发,带动千家万户”的要求和想法,很切合实际,应给予支持和采纳。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一定要同群众解决温饱挂起钩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基地系列开发,这不仅在于帮助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和眼前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打下一个致富的基础。要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进一步具体化、项目化、基地化。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二、“三西”专项资金使用要改革,管理办法要进一步完善,这是“三西”建设多年强调的重要问题。从1983年三西建设一开始就实行按项目开发,资金随项目走,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但随着经济开发项目重点转向扶贫和商品生产,特别是国务院1988年12号文件提出要“提高有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有放有收,十年下来真正积累一笔长期用于‘三西’地区建设的周转基金”,很有必要改革目前的投资体制、方式和管理办法目前,用行政手段来确定项目,使用和管理资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地县做具体工作的同志要求成立投资开发公司,把“三西”建设中的有偿投资管起来,并改革计划列项办法,如扶贫工作按区域或贫困片建立基地,系列开发,一次列项,分若干个单项实施,按年度拨款。这样既能使“三西”建设资金实现企业化经营,按经济规律办事,使投资手段适应投资目的需要,最大地发挥投资效益,又能有力地促进帮助群众解决温饱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这是资金改革完善管理办法的一个新课题,应进行研究改进。
三、在一方水土养不了这一方人的地方,另找出路。这是“三西”建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解决群众温饱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目前,“三西”地区另找出路的途径概括起来有四条:一是安置移民;二是兴办乡镇企业拉工业吊庄;三是组织劳务输出;四是调整农业结构。就移民工作来说,还是一项新型开发事业。固原全地区五年已安置移民2.7万人,今年可达到3万人,多数是很成功的,许多农户成为脱贫致富的“冒尖户”,但很不平衡,少数还不够稳定,两头有家两头跑的户还不少,各县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固原县大湾乡前五年搬迁204户,实际定居60户,只占25%。今年他们采取“补助款发到乡、户口随搬随迁、跑回来的调整走土地”三项措施,很快就奏效了。这个县的蒿店乡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长期贫困,在扶贫工作组帮助下,招收轮换工解决三分之一的户,乡上兴办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又解决三分之一的户,剩下三分之一的农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基本上可以摆脱贫困。类似这样另找出路,多门路脱贫的典型很多。今后解决温饱的重点,应该是放在这些水路、旱路都走不通的地方,研究如何提供更优惠的政策,集中更多的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这批贫困的农民另找出路,增加投入,启动贫困地区在内的活力,有效地加速解决群众温饱的步伐,应作为“三西”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究。
通过这一段的考察,深深感到,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三西”建设全面铺开,成绩有目共睹,要加以充分肯定。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在总结前六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把“三西”后四年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搞的更快,更好一些,成功率更高一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黎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