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固原地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086
颗粒名称:
固原地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8年9月24日,固原报刊登一篇固原地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发展
经济建设
内容
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从而使我地区的各项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十年来,我地区的城市群众文化生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现在全地区已有影剧院9座(固原县城5所,西海隆泾4县各1所),其中6座是近年新建的在自治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耗资300万元的“六盘山影剧院”于198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规模在全区属第一流,投入使用后接待了几次大型歌舞团体,上座率都很高,在群众中反映良好。这些影剧院每年基本上能完成上级下达的放映场次和营业额,隆德县电影院近6来每年超额完成各项任务,多次被评为自治区电影系统先进单位,现在全地区6个县都建立了文化馆,配备了美术、书法、音乐、群众创作及文艺辅导人员,各馆经常举办美术、摄影、书法展览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创作班,有力地促进了山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山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隆德县文化馆的群众美术活动搞得十分活跃,培养了一批土生十长的美术人才,创作的《马社火》曾参加国际性展出,受到美术界的好评。固原县文化馆通过举办文学创作班、请学者作家讲学等活动,培养和带动了一批中青年业余作者,这些人大部分已成为《六盘山》的经常撰稿人目前,我地区已经达到县县有图书馆,并且在近年内都修建了新办公楼,图书馆的建设,为传播知识,提高群众科学文化水平起了积极作用。
我地区以乡村文化站(室)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农村群众文化事业有了可喜的发展,122个乡镇目前已建立文化站118个,建站率达93.6%。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50名,泾源县、西吉县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这些文化站一般都有数百至数千册图书、电视机、录音机、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康乐棋等游艺器材,少数条件好的还有录像、照像等设备另外全地区还有306个村建立了文化室,占总村数的25.5%,隆德县达4%。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既成了科普知识、宣传传递济信息的场所,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广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中心,成为广大农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隆德县沙塘文化站从1986年8月起从各报刊上剪贴经济信息资料1000余条供群众参考,他们还创办了最新 科技信息专栏,为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和农业生产办了实事,深受欢迎海原县乡文化站藏书达29620册,其中科技书籍占10%,为开发农民智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使社会主义思想牢固地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有效地抵制了封建主义思想的侵蚀。西吉县苏堡乡一度时期封建迷信、赌博活动猖獗,文化站通过举办黑板报,舞会及节日文艺演出,揭露巫神骗钱害命的伎俩,用新的、文明的文化活动减少了旧的习惯势力对青年的引诱,使一些青年改变了以往聚众玩赌、游手好闲的坏习惯。
三十年来,我地区的文艺团体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得到了健康发展,全地区现有秦剧团两个(地区,隆德各〓个),文工队4个(西海固泾各〓个)共有专业艺术表演人员356名,其中中青年演员占80%。他们中有著名的老演员,也有近年崭露头角的青年新秀,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多次参加全国及自治区文艺汇演,并且多次获奖,为我地区的文艺事业做出了贡献仅1985年全区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在全部59个秦腔表演奖中,我地区就获24个,一等奖占全区的50%,二等奖占44,充分显示了我地区的文艺实力创建于1949年的地区秦剧团,四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在地区内外有影响的秦剧人才,他们中有德高望众、艺术超群、担任自治区戏剧协会主席的丁醒民(1950年任该团团长),有老一辈著名演员李林平、赵守中、段玉秀等,有在固原广大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金保林、冯玉平、容玉中、牛善民、王巧云、林银萍、罗晓英等,这些人至今还活跃在山城舞台该团始终坚持为山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年都要下乡赴各县为广大群众演出,固原地区的山山水水遍布他们的足迹,并多次在自治区获奖在1981年全区中青年专业文艺汇演中罗晓英获得一等奖,林银萍获二等奖,另有4人获三等奖,《燕子买线》剧目获集体一等奖;1985年全区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中,林银萍获一等奖,罗晓英等3人获二等奖西吉县文工队多次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调演,享誉区内外,他们创作的花儿剧《曼苏尔》获文化部优秀创作、表演奖并多次在自治区、地区获奖,泾源县文工队建队只有8年历史 ,全队35人平均年龄24岁,回族占70%,1985年参加全区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中,沙秀梅等4名女演员获二等奖,成为泾源县文艺史上的奇迹,《宁夏日报》曾以《金凤凰飞出山窝窝》为题给予报道。
在地区为庆祝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而举行的“民族团结杯”文艺会演中,一大批青年歌唱、表演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显示了我地区文艺事业前景广阔,后继有人。
为协调我地区文艺事业,1982年成立了地区文联,现下设文学、戏剧、摄影、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协会,有会员220多名,于1982年创办的《六盘山》已经出刊27期,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作品近380万字,培养了一大批创作人才,有的曾多次获自治区创作奖,已享誉区内外的青年诗人屈文焜,在国内数10种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学术论文近400篇(首),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诗集《爱与人生》在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将与读者见面丁文庆的诗,范泰昌的散文,许兴亚的小说,慕岳的文艺评论等也各具特色,在全区有一定影想。近年来我地区涌现了一批创作活跃的青年作者,年仅26岁的陈彭生有两篇小说在《青年文学》发表,王漫曦、兰茂林的小说,罗致平的散文多次被《朔方》、《宁夏日报》刊登,现在全地区 有全国各种文艺协会会员6名自治区各协会会员近百名。(崔跟东 禹晖)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崔跟东
责任者
禹晖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固原县文化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固原县
相关地名
西海县
相关地名
隆泾县
相关地名
西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