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海原县一批能人帮贫致富显身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071
颗粒名称:
海原县一批能人帮贫致富显身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988年,海原县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用“一扶、二传、三帮”的办法,带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已使230多户贫困人家脱贫,少数户已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关键词:
能人
致富
贫困户
内容
本报讯 近3年来,海原县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用“一扶、二传、三帮”的办法,带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已使230多户贫困人家脱贫,少数户已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海原县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成了致富的能人。这些能人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地向周围的贫困户伸出了温暖的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兴隆乡绒毛厂是一个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从建厂开始,他们就从贫困户中招来几十名男女青年劳力进厂做工。厂里一不嫌弃,二不把这些人当苦力,因人制宜,适当安排活计,付给合理报酬,使这些青年农民不但有了职业,而且增加了收入。贾埫乡黄坪村回族农民田兴昌1983年办起蕨菜加工厂后,每年春天採菜时,千方百计鼓励组织上百户贫困户人家进山採集蕨菜,还无偿地为他们提供腌菜技术和设备,使这些户每年收入在500元以上,有的高达千元。
为了使贫困户能够从长远脱贫致富,许多致富能人还积极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贫困户。海城镇西关村有个名叫周宏喜的复员军人,过去是村里有名的穷困户,可他会修理技术,1982年自筹资金办起农业机械修理部,年纯收入上万元。他看到青年农民兰学明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便主动把兰学明招来干活,除了每月付给100元工资外,还手把手的传授电焊修理技术。今年兰学明艺成出师,自己办起电焊修理部,月纯收入在500元以上。
帮助办厂也是一些能人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条路子。红羊乡农民杜兴珍,1983年送儿子去上海上学,顺便到温州学习了制做水泥瓦的技术,回来后办起水泥瓦厂,5年来带领18户贫困户劳力生产水泥瓦,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杨明乡有一个叫曹会儿的农民在厂里干了3年,就熟练地掌握了制水泥瓦的技术,今年春天在杜兴珍的帮助下在本乡办起了水泥瓦厂,每月收入200多元。今年6月份国务院“三西”办公室副主任王汝连来检查扶贫工作时,赞扬了杜兴珍这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精神。(刘嘉荣 海武)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兴昌
相关人物
周宏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兴隆乡绒毛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