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村干部报酬实行工资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744
颗粒名称: 街道村干部报酬实行工资制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隆德县沙塘乡街道村根据本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服务范围、任期目标、工作实绩确定村、队干部报酬,实行工资制。
关键词: 街道村 干部报酬 工资制

内容

本报讯从今年起,隆德县沙塘乡街道村根据本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服务范围、任期目标、工作实绩确定村、队干部报酬,实行工资制。具体做法是:
  ①确定干部基础工资额,并随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浮动。即以本村当年的人均收入、人均有粮为依据,与经济发展目标和干部任期目标挂钩,确定干部的基础工资。这个村经济发展规划3年奋斗目标为:1988年人均纯收入300元、粮350公斤;1989年人均纯收入400元、粮400公斤;1990年人均纯收入500元、粮450公斤。这也就是干部任期目标。1988年确定村支书、主任、社长、会计基础工资为720元,出纳620元,委员500元,生产队长350元。以后两年,随目标任务的提高,基础工资每年也相应递增100元,随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完成指标的百分之几,就拿基础工资的百分之几。
  ②对超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干部发给奖金。奖励兑现办法是:两项指标超额完成10%,拿基础工资总额的5%,依次类推。
  ③对妇联主任、团支书、民兵连长等其他干部的报酬,实行误工补贴制,实误实补,每日2.70元。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