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映亮致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543
颗粒名称: 炉火映亮致富路
并列题名: ——记农民蔺聪明打铁致富的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7月20日,固原报刊登了农民蔺聪明打铁致富的事。
关键词: 农具 铁活 致富

内容

朋友,如果您到过彭阳县崾岘乡的话,那您一定会听到,从乡农贸市场一座小屋里不时传出“叮=…叮=…”声,那是蔺聪明抡锤打铁的声音。您一定会看到小屋里熊熊燃烧的火苗,那是映亮蔺聪明踏上致富路的炉中火。
  今年42岁的蔺聪明,家住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蔺塬队。他已去世的父亲也是个铁匠,但在那个不幸的年代,谁都害怕“割尾巴”,尤其打铁这玩意,“音响”效果更强。当时幸亏本队的乡亲们庇护着他父子俩,蔺聪明才从父亲手里悄悄地学了些手艺。
  1980年,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政策落实了,农民几乎家家都要添置铡子等农具,于是他如鱼得水操起打铁旧业,常常是这家的活还没做完,那家就等着叫,人忙生意好。到1984年,他先后在城阳、刘塬、崾岘做了4年铁活,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个人也收入4000余元。
  说到铁匠这活儿,也得要信息灵。去年9月份,他到崾岘乡卫生院看病,了解到当地农民近年来为买不上称心如意的家用铁器犯愁,也为用旧的农具没地方去修着急。根据这条信息,蔺聪明打定了在崾岘乡办个体铁匠铺的主意于是他在乡农贸市场租了两间小屋,办好营业执照,铁匠铺便开张了。他技术全面,大到铡子,小到锄头等农具,基本上都会加工和修理,而且交活快,质量好,收费又略低于其他地方。据估算,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底,短短10个月时间,他收入近2000元,全家有吃有穿,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4月,他带了一个徒弟,有人便问:“你不怕徒弟以后端走你的饭碗吗?”他憨笑着说,怕啥呢,现在干啥都得凭本事吃饭。再说这铁活我也不一定干一辈子。3个月来,这个徒工不但学会了手艺,还拿了230多元报酬。对此,也有人说,蔺聪明实际不聪明,倒象个傻子,可他着实傻得让人可敬,可爱!他的心里也象炉中火那样亮堂。
  (何克智)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克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彭阳县崾岘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