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决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430
颗粒名称: 黎明前的决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7月6日固原报登载红军长征与国民党作战的事迹。
关键词: 革命 军事 战斗

内容

李文乾 谢东
  与此同时,猖狂地进行反革命军事活动。自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固原迭驻重兵,先后有伪五十七军丁德隆部、十七军高桂滋部、二十八师徐保部、新一旅黄泳赞部等接连驻防,虎视边区。1942年抗日战争紧张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秉承一贯反共反人民的方针,打着“国防工事”的旗号,处心积虑地修筑了北起固原黑城镇,经县城,南至瓦亭,矛头对准陕甘宁边区的所谓“黑、固、瓦防线”。在这条延绵二百余华里的“防线”上,共筑造堡垒、碉楼573座1947年3月,胡宗南匪帮进犯陕甘宁边区,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执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的军事原则,主动撤出延安时,固原县自卫中队长刘骏仁、独立区队长张廷杰、万安乡自卫队长芦建祥,与国民党八十一师马鸿宾部一七九团团长马殿飙配合,进犯我环县三岔区。我驻三岔的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略事抵抗之后,主动撤出,国民党反动派随之调骑二旅白海风部、四旅陈淑钵团、新一旅吴兆元团驻扎三岔一带,进行镇压。1949年初,蒋介石在主力部队大部被歼,兵源十分枯竭的情况下,加倍征兵,仅固原县就派兵2500名,其中2000名交马步芳匪部,500名交马鸿逵匪部。国民党军、政人员倾巢出动,见人就抓,群众纷纷逃散,野餐露宿,田园荒芜。及至3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已气息奄奄,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甘肃平凉、庆阳专区守敌,仍妄图苟延残喘,联合召开了军事会议,向群众强征硬币(银圆),购买枪械,拼凑地方反动武装。仅固原一县就强征硬币15000元,准备成立步兵团。伪县长郭乘武、党部书记长刘克礼、国大代表胡俊德,刘家驹等到平凉晋见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请求协助,马断援答应代为编制和训练。海原县亦摊收硬币10000余元,派自卫大队长田凤鸣去拜竭马继援。马匪送给枪枝、子弹等物,作为鼓励。田凤鸣回海原后,积极张罗成立骑兵中队。只因人民解放军进兵神速,这些反动计划未能实现。
  为供给反革命的需要,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灭亡前夕,对人民的剥削和勒索,敲骨吸髓无所不用其极。 1946年,伪甘肃省政府命令,田赋实行征一借一,仅固原县农业正、附税两项增加到74292石,比1942年增加将近14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还远不敷反革命内战庞大军费开支和官僚挥霍、饱私的需要,国民党政府乃滥发钞票,引起通货急剧膨胀。1948年8月,为挽救经济崩溃,发行金元券,至1949年元月,仅五个月,物价指数上涨11724倍,到六月份,金元券和银圆的比值达到一枚银圆兑换金元券5亿元,市场货币充斥,朝暮价格相差天壤,继而钞票拒绝使用,银币、铜币、十枚铜元混杂流通,金融完全崩溃。这样,广大人民完全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十室九空,挣扎在死亡、饥饿线上,日夜企待解放。
  (2)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乾
责任者
谢东
责任者
胡宗南
相关人物
刘骏仁
相关人物
张廷杰
相关人物
芦建祥
相关人物
马鸿宾
相关人物
马殿飙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郭乘武
相关人物
马继援
相关人物
伪甘肃省政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党中央
相关机构
十七军高桂滋部
相关机构
二十八师徐保部
相关机构
新一旅黄泳赞部
相关机构
人民解放军总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固原
相关地名
陕北
相关地名
陕甘宁边区
相关地名
甘肃平凉
相关地名
庆阳
相关地名
平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