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356
颗粒名称: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8年6月29日固原报登载关于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玉米 田间 管理

内容

固原地区农技站 慕松 刘秉义
  今年我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已达79667亩,其中地膜玉米59217亩,露地玉米2045亩,麦、玉套种示范面积2268亩,杂交种约占2/3以上。目前地膜玉米已陆续进入拔节期,露地玉米也即将进入拔节期。此时生长速度加快,必须在抓好破除板结、间苗、补苗、保全苗的基础上下功夫抓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1、早中耕、蹲好苗:玉米是典型的中耕作物。农谚道“秋收一张锄”。露地玉米早中耕可以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流通空气,促下控上,蹲苗促壮。今年我地区春、夏气候的特点是气温偏低,降雨频繁,尤其是和小麦套种的玉米,由于气温低,土壤湿度大,田间郁蔽度大,光照弱,对玉米的苗期早生快发、促根抽穗十分不利,而有利于杂草的生长。因此,当前尤其要抓好套种、露地玉米的中耕除草,同时套种玉米应在拔节前控制灌水。
  2、施苗肥:今年我地区部分玉米田施肥不足,尤其是秋茬地玉米、地膜玉米及复种糜子茬玉米和套种玉米地表现肥力不足,加之低温高湿影响,出现部分弱苗、黄苗,可根据苗情追施速效氮肥尿素5—7.5公斤或碳铵13—20公斤,促玉米苗快发。
  3、重施穗肥:当玉米长到9—11片叶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同时加快,并开始进入大喇叭口期。此时为需水、肥高峰期,不论覆膜或露地玉米均应水、肥齐攻。追肥可结合灌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25—40公斤。露地玉米拔节时应深中耕,深度6.7—8.3厘米以促进节根大量发生。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肥培土。
  4、防治虫害:今年降雨多,田间湿度大,各粘虫测报点要密切监视粘虫蛾量,并准备好高效杀虫剂和器械。粘虫防治要治早、治小、治了,如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小麦田间每平方米三龄前幼虫达30头时应喷药防治。方法是:①2.5%溴氰菊脂(敌杀死)乳剂每亩原药用量1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②20%杀灭菊脂(速灭杀丁)3000—5000倍液喷雾;③50%辛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喷雾。
  5、攻粒肥、灌粒水:为了防止玉米后期脱肥,在抽雄后至开花授粉前可结合灌水施少量氮、磷化肥,每亩5公斤左右。套种玉米在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追肥灌水。
  6、人工去雄授粉:隔行去雄,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在开花吐丝期晴天上午9—11时用木棒轻敲抹去雄植株使之散粉。每隔2—3天一次,可进行2—3次,促进授粉,减少缺粒秃尖。
  7、适时收获:玉米苞叶黄枯、籽粒变硬发亮、籽粒剥掉尖冠出现黑层即为成熟标志,即可收获。过早收获粒重低,如急需腾地,可全株收割,以利茎秆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提高粒重。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慕松
责任者
刘秉义
责任者